元凯声华天下闻,东南转饷借夫君。
五花曾拥荆州节,千里犹传渤海文。
迹混风尘称吏隐,名随霄汉出人群。
圣明召对还今日,坐见芝泥下紫云。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元凯声华天下闻,东南转饷借夫君。
- “元凯”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里可能是自比,表示名声和才华已经闻名于世。
- “声华”指声誉和才华,“天下闻”意味着名声传遍了全国。
- “东南转饷”可能是指从东南地区调运物资给杜使君(杜牧),这是对友人的一种帮助和支持。
- 五花曾拥荆州节,千里犹传渤海文。
- “五花”可能是指官服的颜色,通常与高官的身份相符。
- “拥节”意为执掌地方的行政权力,“荆州节”可能代表在荆州担任重要职务。
- “千里犹传渤海文”中的“渤海文”可能指的是某种文学成就或者政绩。
- 迹混风尘称吏隐,名随霄汉出人群。
- “迹混风尘”形容生活或工作在世俗环境中,但内心保持清高。
- “称吏隐”指以隐居的姿态出现在官场中,表明他并不排斥仕途,而是能够处理好个人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 “名随霄汉出人群”意味着他的名声很高,能够超越常人,出现在众人之上。
- 圣明召对还今日,坐见芝泥下紫云。
- “圣明”指的是皇帝英明。
- “召对”可能是指皇帝的召见和询问。
- “芝泥”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印章,“下紫云”则象征着极高的荣耀和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作者通过赞美杜使君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才能,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友人的赞誉,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志向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