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腊月不胜寒,独坐高斋拥鹖冠。
竹径云深人不到,柴门雪暗岁将残。
歌来白石凭谁和,泪尽明珠只自看。
回首越王台上月,几时尊酒重交欢。
诗名:怀汝存
江村腊月不胜寒,独坐高斋拥鹖冠。
竹径云深人不到,柴门雪暗岁将残。
歌来白石凭谁和,泪尽明珠只自看。
回首越王台上月,几时尊酒重交欢。
注释:
- 江村(ngan cūn):江边的村落。
- 腊月(là rì):农历十二月,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 胜(shèng)寒:极寒。
- 高斋(ɡāo zhāi):指书斋,书房。
- 拥(yōng):抱着。
- 鹖冠(hé guān):古代道士或文人所戴的帽子,用鹖鸟羽毛装饰。
- 竹径(zhú jìng):竹林中小路。
- 云深(yún shēn):云雾缭绕。
- 柴门(chái mén):用木头、竹子等搭建的门,常用于简陋的住所。
- 雪暗:大雪纷飞,天色昏暗。
- 白石:泛指白色物体,此处指白石上敲击发出的声音。
- 倚(yǐ):依靠。
- 明珠:比喻眼泪。
-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相传为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筑台而得名。
- 尊酒:美酒。
- 几时:何时。
- 交欢:共饮共乐。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佘翔的《怀汝存》,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的景象。首联“江村腊月不胜寒,独坐高斋拥鹖冠”通过对比江村和高斋,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坐在书房中的孤独与冷清之感。颔联“竹径云深人不到,柴门雪暗岁将残”则通过描写竹林深处无人行走,大雪覆盖的柴门映衬着岁月的流逝,增添了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颈联“歌来白石凭谁和?泪尽明珠祗自看”则转向了对内心感受的描述。诗人在寂静无声的环境中,聆听着白石上的敲击声,这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的寄托,但无人能够理解。而诗人自己则只能面对这无声的陪伴,泪水悄然滑落,却无法与他人分享这份痛苦。尾联“回首越王台上月,几时尊酒重交欢”则通过回忆越王台上的皎洁月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欢乐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