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东有客擅才名,落落临邛一马卿。
燕市未曾逢索骏,淮阳且自听啼莺。
冯欢奇策空三窟,贺监清狂失四明。
爱尔风流人似玉,几时献赋沐金茎。

【注释】

  1. 甬东: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2. 临邛:古地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3. 燕市:指长安。
  4. 淮阳:指洛阳。
  5. 贺监:指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
  6. “爱尔”二句:意思是说:你风流潇洒,像美玉一样令人喜爱,什么时候才有机会献赋给皇上呢?
    【赏析】
    《赠冯彝父》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四句,以夸张的笔法,赞美了友人冯彝父的才华与风采。后八句,又从对方落笔,委婉地表示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全诗情真意切,含蓄蕴藉,富有韵味。
    第一联“甬东有客擅才名,落落临邛一马卿”,写甬东(今绍兴)有一位擅长文辞的才子,他的风度潇洒,犹如蜀国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汉武帝时为郎,曾随上林苑使西巡,出关时,使者问他何以能如此,他回答:“长卿久宦书律令,安能作《子虚赋》游天下乎?”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辞赋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他的文章“其要归引之节俭,旌引之德义,伉傥瑰琦,绝人远思。”后人因称文章为“子虚”,故称辞赋为“子虚赋”。这里以司马相如自比,是说他的文才高超,风度潇洒。第二联“燕市未曾逢索骏,淮阳且自听啼莺”,写冯彝父没有到过长安,因此长安也没有人去请他去当官;冯彝父也不愿意到洛阳去听信鹦鹉学舌的歌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机会见到你,但我却很羡慕你的才华;你也没有来长安做官,也没有去洛阳听信歌谣。这里既写出了两人的遭遇不同,又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冯彝父的同情与关怀。
    第三联“冯欢奇策空三窟,贺监清狂失四明”,写冯彝父虽然很有才气,但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名声,也不追求功名利禄;贺知章虽然也很清廉,但却过于放纵自己的行为,以致失去了名誉。这里既指出了冯彝父的优点,也批评了贺知章的缺点。第四联“爱尔风流人似玉,几时献赋沐金茎”,写我对冯彝父的人品非常佩服,希望你早日得到提拔,能够像宝玉一样被皇帝赏识。这是说希望冯彝父能得到重用,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后两句“几时献赋沐金茎”,是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这里的“沐”,即洗。“金茎”,指皇宫中的铜制装饰物,比喻皇帝。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御座。这句的意思是说:什么时候你能被皇帝赏识?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几时献赋沐金茎”,是说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献赋给皇上呢?这是说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为国家建功立业。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