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风尘未可论,嗟君何事隐青门。
闲居已厉东山操,薄谴还怀北阙恩。
社结山中时佞佛,槎乘海上欲寻源。
愁来偃蹇怜同调,拟向羊何倒绿樽。

【注释】

①何稚孝:即王稚,字君玉,浙江鄞人。元代诗人,与杨载、范椁并称“元三大家”。②青门:地名,在今山东济南。③东山操:指隐居东山的志向。④北阙:指朝廷。⑤社结:结社。⑥槎乘:指乘槎(木筏)渡海。⑦羊何:指晋陶潜,字渊明,后人因以“羊何”代指陶潜。倒绿樽:指《酒德颂》中的“天运苟如此,且为乐如何”之句。⑧怜同调:同情志同道合者。⑨倒绿樽:《酒德颂》中有“临当欲剪,思依依;奈何当饮酒,念陶令”之语,后遂以“倒绿樽”喻怀才不遇,有志难伸。

【赏析】

《赠何稚孝》,元代诗人王稚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祝愿。

首联:“南北风尘未可论,嗟君何事隐青门。”意思是说,如今国家战乱,南北分裂,无法谈论国事,你为什么要躲到青门外去呢? “南北风尘”指元朝建立后,蒙古贵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使南方汉族人民遭受了极大的灾难,因此这里用“南北风尘未可论”来暗讽元朝统治者。“嗟”、“何事”是感叹词,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隐青门”是指隐居,因为当时元朝政府不允许文人做官,所以许多文人只好选择隐居。

颔联:“闲居已厉东山操,薄谴还怀北阙恩。”意思是说,你隐居山林已经很久,但是仍然保持着东山高士的风范;虽然被贬谪,但心中仍然怀念着朝廷的恩德。 “厉”,磨砺。“东山操”,指隐居山林的志向。“薄谴”,轻微的惩罚。“北阙”,皇宫北面的宫门。“恩”,恩典。“闲居已厉东山操”意思是说,你隐居山林已经很久了。“闲居已厉东山操”的意思是说,你已经隐居多年了,但是仍然保持着东山高士的风范。这里的“已”字,表明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北阙”,皇宫北面的宫门。“薄谴”指轻微处罚。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被贬谪,但是心中仍然怀念着朝廷的恩惠。

颈联:“社结山中时佞佛,槎乘海上欲寻源。”“社结山中”是说结交一些山林中的僧人;“时佞佛”是说经常奉迎佛教,表示虔诚。“槎乘海上”是说乘船出海,寻找源头。“佞佛”,奉佛。“寻源”,探索事物的本源。这里的“寻源”是比喻,指的是寻找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结交一些山林中的僧人,奉迎佛教,表示虔诚,然后乘船出海,寻找源头。这里的“寻源”是比喻,指的是寻找真理。这里的“寻源”是比喻,指的是寻找真理。

尾联:“愁来偃蹇怜同调,拟向羊何倒绿樽。”意思是说,忧愁袭来时,我也会像你一样感到沮丧;准备向古人学习,把酒喝个痛快。“偃蹇”是形容人情绪低落的样子。“拟向”是打算的意思。“羊何”指晋陶潜,字渊明。《晋书·隐逸传》:“尝九月九日无风雨,乃登高赋诗:‘遥遥望南山,怀顾世路长’……慨将秋日,时年八十。”《文选·陶潜〈责子〉》:“汝家读书亦复太苦,尔生非笃学,每值应接不暇,而固形于心,当须少遣,以助余劳。吾家东皋茅屋,榆柳荫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归去来辞》:“引以为快,此良辰美景,奈何为离别之事?”“绿樽”,绿玉制的酒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忧愁袭来时,我也会感到沮丧。准备向古人学习,把酒喝个痛快。“拟向”是打算的意思。“羊何”指晋陶潜,字渊明。《晋书·隐逸传》:“尝九月九日无风雨,乃登高赋诗:‘遥遥望南山,怀顾世路长’……”“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俯仰之间,已为陈死人。”(《杂诗》)这里的“羊何”是古代的一个典故,指的是晋代的陶潜。陶潜曾写《饮酒二十首》其中的《归去来辞》有“引以为快,此良辰美景,奈何为离别之事!”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忧愁袭来时,我也会感到沮丧。准备向古人学习,把酒喝个痛快。“拟向”是打算的意思。“羊何”是古代的一个典故,指的是晋代的陶潜。陶潜曾写《饮酒二十首》其中的《归去来辞》有“引以为快,此良辰美景,奈何为离别之事!”的句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