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非熊梦,丈人御鹿归。
苍生多属望,且莫掩柴扉。

【注释】

西岩:指庐山的西林寺,因山势如西天之岩而得名。杂咏:即杂感诗。白云窝:在庐山西林寺,因寺前有瀑布,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汇成一潭,形似白色,故名白云窝。

圣主:这里指皇帝,意谓皇上。非熊梦:不是熊梦(《左传·襄公四年》中“子木曰:‘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则废,立废百史,……’)之意。丈人:对年长者的称呼。御鹿归:指汉武帝时,其舅父、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曾随驾至甘泉宫,见上所乘之白麟,遂献于太帝,以白麟之瑞封为关内侯。御鹿归,言武帝时事;亦喻天子驾临,百姓仰赖。苍生:指老百姓,这里泛指百姓。

且莫掩柴扉:《论语(先进)》中有“柴门”,孔子弟子曾参去访问老师,看见老师家门半掩着,就走了进去,见到老师后便问道:“您为何不开门?”孔子说:“有人来拜访我。”曾参又问:“是哪位先生来了呢?”孔子说:“我就是我的老师。”曾参听到这句话后,立刻把门关上了。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来拜访孔子,看到孔子的房门紧闭着,他敲了半天的门也没有人来开门,于是生气地说:“先生为什么这样吝啬呢?难道只有我一个学生吗?别人不来拜访你,你却要闭门不见!”孔子听了这些话后,笑着对他说:“我平时就是这样做的。”曾参听了孔子的话后恍然大悟,马上向孔子行了一礼后离去。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的人。掩柴扉:即闭门。

【译文】

皇帝不是熊梦,而是驾着御车回到长安。

百姓都仰望着他,不要关闭柴门啊!

赏析:

这首杂咏诗用拟人化手法写庐山的美景。首联两句,诗人以“圣主”自指,写自己虽身处山林之中,但心怀天下,关注朝政;而以“丈人御鹿”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已功成名就,却仍像汉武帝那样关心百姓疾苦的心情。颔联两句,以“苍生多望”四字点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态度。颈联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于朝廷的关切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