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云此石,原应天中宿。
可是魁三象,山间长孕秀。
【解析】
此诗的首句“壶庄八咏云庄缥缈”是全诗的总领。诗人从“云庄”这个题名入手,点明了这是一首咏物诗,即描写云庄景色的诗歌。“壶”指壶公庙;“庄”指云庄山,是一处风景胜地。云庄,在今安徽省歙县境内。
“昔人云此石”以下四句写云庄。“昔人”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游云庄,并写了《云庄观黄鹤楼》一诗。“云庄”之名,当由李白所取。李白曾在《云庄观黄鹤楼》中说:“我昔游兹山,云峰出云端。仿佛见仙府,飞腾如鸾鸾。”李白的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当年游云庄时所见的景色。
“原应天中宿”,意思是说,它本应该是天上的星辰。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石”人格化了,赋予它以人的特性。“星”字下加一个引号,表示对“云庄”这一名称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印证。
“可是魁三象”,“三象”,即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看来,是“天之枢”、“天之纲”、“天之纪”。它们在天空中运行,可以指示方向,所以古人认为北斗是司天的星。这两句的意思是:但是,它却是能够像北斗那样,主宰天下万物的星。
“山间长孕秀”,“秀”字在这里指秀美的山水。“孕”,含有孕育的含义。这两句意思是:但是,它却是像山那样,孕育着秀丽的风光。
“三象”与“秀”这两个词语都是名词,而前面却都加上了修饰语。这种修饰语放在名词之前的做法,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常见的。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李白一生浪迹江湖、行踪无定。他曾写过许多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如《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蜀道难》《送友人入蜀》等。其中《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和《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李白最擅长的还是抒情写景。他的诗篇里,充满了豪情壮志,也不乏儿女情长。这首《云庄观黄鹤楼》,就是写景抒情的好诗。
“壶公庙”,在今安徽歙县境内。《太平寰宇记》载,“壶山有三峰,其巅曰‘三峰’,一名‘云庄’,唐李太白尝登临赋诗”。李白的诗中有两处提到云庄,一处是在《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这里的“西江”指的是长江。由于牛渚山形似牛角而得名,在安徽芜湖市西南约15千米处。另一处在《夜泊君山》: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里的“君山”,指今天的岳阳楼附近的洞庭湖中君山顶的一个小岛,也叫洞庭山。李白的这两首诗都是写于他在长安期间(约公元742—746年间),他当时正在游赏江南的名胜古迹。
李白写这两首诗时,都在游览云庄。李白在《云庄观黄鹤楼》中写道:“我昔游兹山,云峰出云端。仿佛见仙府,飞腾如鸾鸾。”可见,他写的是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昔人”指李白自己,“云庄”是他游历过的地方,“石”则是他曾经观赏过的景点。“原应天中宿”,意思是说,它本应该是天上的星。“星”字下加一个引号,表示对“云庄”这一名称的来源作了进一步的印证。“可是魁三象”,意思是说,但云庄却能像北斗那样的主宰天下万物,“山间长孕秀”,意思是说,它却像山一样,孕育了秀丽的风光。“三象”与“秀”这两个词语都是名词,而前面却都加上了修饰语。这种修饰语放在名词之前的做法,在古代汉语中是很常见的。
这首诗的首句“壶公庙”,在今天安徽歙县境内。李白的诗中有两处提到云庄,都是写于他在长安期间(约公元742—746年间)。他当时正在游览江南的名胜古迹,其中就包括云庄。
“昔人”指李白自己。
“云庄”是他游历过的地方。
“石”则是指他曾经观赏过的景点。“原应天中宿”,这句话意思是说,它本应该是天上的星。“三象”与“秀”这两个词语都是名词,而前面却都加上了修饰语。这样写,既突出了云庄的雄伟壮观,又表现了诗人对云庄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