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生落魄气偏粗,散发扁舟下五湖。
一自文题元晏后,太冲名已重三都。

解析与注释

1. 第一句:“游生落魄气偏粗”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失意的文人形象,其气质显得粗犷而豪放。在这里“游生”指的是漫游四方的文人,而“落魄”通常指心情低落、生活不如意的状态。“气偏粗”形容这种状态中的文人有着不羁的性格和直率的行为方式。

2. 第二句:“散发扁舟下五湖”

注释: 这里描绘了一个文人乘着扁舟,自由自在地在五湖之间游览的情景。“散发”意味着不拘小节、自然洒脱的态度。“五湖”泛指太湖及其周边地区,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象征诗人或文人的闲适生活。

3. 第三句:“一自文题元晏后”

注释: “文题”通常指文学作品或文章,“元晏”可能是指元稹,唐代著名诗人,此处用来代表文人创作的典范。这句话表明自从元晏的文风被广泛推崇之后,文人的名声也随之提升。

4. 第四句:“太冲名已重三都”

注释: “太冲”是王勃的字,王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王元美为同一时代的人物。“三都”指的是东汉时期班固所著的《两都赋》。这里的用词可能是在赞美王勃的才华与影响力,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已经足以让世人瞩目。

赏析

这首诗以四句诗描绘了两位文人——游生和王勃的生活态度与创作成就。游生的形象展现了一种放达不羁的个性,通过“散发扁舟下五湖”这一生动画面,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自由感。而王勃则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与元稹相比时的名声提升,反映了他在当时文坛的重要地位和广泛的认可。整首诗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文人形象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相互关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