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江湖老鹖冠,扁舟秋水正漫漫。
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钓还来七里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思,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角度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表达效果、情感意境等。
本诗前两句“落落江湖老鹖冠,扁舟秋水正漫漫”是说,我如今已是一个落拓江湖上的老翁了,头上戴着一只斑鸠的鸟羽做成的帽子,驾着一叶扁舟在秋天的大江中缓缓前行。首句以“落落”形容自己年岁渐长,而“江湖”则暗寓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颔联“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钓还来七里滩”,写诗人自比为羊裘客的典故,说自己生逢乱世,像羊裘客一样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现在还是像以前一样,来到七里滩,继续垂钓。尾联“渔父笑知余是浪迹人,因把一茎竹笠送我行”是说,渔父笑着对我说:你一定是像那《庄子·逍遥游》中的渔父那样,是个浪荡不羁、四处漂泊的人。因此,他送给我一顶竹制的斗笠,让我上路。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落落江湖老鹖冠,扁舟秋水正漫漫。”这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我已经是落拓江湖的老翁了,头顶上戴着一只斑鸠的鸟羽做的帽子,驾着一叶扁舟在秋天的大江中缓缓前行。这里用“落落”来形容自己年岁渐长,而“江湖”则暗寓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
“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钓还来七里滩。”“吾生可是羊裘客”是指诗人自比为羊裘客的典故,说自己生逢乱世,像羊裘客一样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垂钓还来七里滩”,指诗人在七里滩垂钓。这里的“七里滩”,指的是长江三峡之一瞿塘峡口的七百里滩。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垂钓休息。
“渔父笑知余是浪迹人,因把一茎竹笠送我行。”“渔父笑知余是浪迹人”,是说渔父笑着对诗人说:你一定是像那《庄子·逍遥游》中的渔父那样,是个浪荡不羁、四处漂泊的人。“因把一茎竹笠送我行”是说渔父送给诗人一顶竹制的斗笠,让他上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开元十三年),当时诗人在湖北江陵一带漫游期间所作。诗人在江陵一带漫游时,生活贫困,常受冷遇。此诗便是作者被当地渔民所嘲笑后赠予斗笠而作。
全诗先描绘了自己落魄的境况,次写与渔父的对话,再次写渔父赠予斗笠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第一联“落落江湖老鹖冠,扁舟秋水正漫漫”,写诗人落拓江湖的年迈之态。诗人头上戴着一只斑鸠的鸟羽做成的帽子,驾着一叶扁舟,在秋季的江水上缓缓前行。“秋水”二字,写出了江水的澄澈透明,而“漫漫”二字则写出了江水浩渺无边。“落落江湖老鹖冠”既表明了诗人的落魄之状,也写出了他那种不随波逐流的高傲品格。
第二联“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钓还来七里滩”,“吾生可是羊裘客,垂钓还来七里滩”。这是诗人的自我描写。诗人自称是“羊裘客”,意思是说自己生逢乱世,像“羊裘客”一样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垂钓还来七里滩”一句,是说自己在七里滩垂钓。这里“七里滩”是指长江三峡之一瞿塘峡口的七百里滩,这里是诗人垂钓的地方。
最后两句“渔父笑知余是浪迹人,因把一茎竹笠送我行”,写诗人与渔父的对话。渔父笑着对诗人说:“你一定是像那《庄子·逍遥游》中的渔父那样,是个浪荡不羁、四处漂泊的人。”诗人回答:“渔父笑知余是浪迹人”是说,“我一生就是像‘羊裘客’一样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到处流浪,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固定的工作。”诗人接着又说:“因把一茎竹笠送我行。”意思是说,渔父听了诗人的话之后,就送了一顶竹制的斗笠给诗人,让诗人上路。
此诗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展现了一个孤独的旅人在秋风秋雨中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