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梵刹半金陵,谁得头陀最上乘。
雪里摊经花不著,文殊原是五台僧。

诗名:怀长干恩公

六朝梵刹半金陵,谁得头陀最上乘。雪里摊经花不著,文殊原是五台僧。

注释:

  1.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佛教兴盛的关键时期。在南京,有许多寺庙和佛教文化遗迹,因此“金陵”即指南京,古称金陵。
  2. “谁得头陀最上乘”:这里的“头陀”指的是佛教中的苦行僧修行方式,而“最上乘”则表示最高等级的修行方法或境界。这句诗意味着在南京的佛教文化中,谁能达到最高的修行状态?
  3. “雪里摊经”:描述在雪地里读书或学习的场景,强调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要坚持学习。
  4. “文殊原是五台僧”: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象征,而五台山则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寻找某种智慧或精神寄托时,最终找到了文殊菩萨的化身——五台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宗教修行和精神探索的兴趣。首句“六朝梵刹半金陵”,不仅提到了南京丰富的佛教文化历史,也暗示这种文化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句“谁得头陀最上乘”,提出了一个关于修行境界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雪里摊经”、“花不著”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地中苦行僧读书的形象,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升华的境界。最后一句“文殊原是五台僧”,则将诗人的探寻引向了更深的精神层面,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修行和精神探索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