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留侯慕赤松,后车云梦縳相从。
至今呜咽淮阴水,空恨当年长乐钟。
《淮阴祠》
莫怪留侯慕赤松,后车云梦縳相从。至今呜咽淮阴水,空恨当年长乐钟。
注释:
淮阴: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是韩信的故乡。
留侯:指张良,他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被封为留侯。
后车:比喻追随或跟随的人。
云梦:古代地区名,以云梦泽而得名。这里借指韩信的故地。
縳:捆绑用的绳子。
鸣咽:形容声音凄切、悲壮。
长乐钟:指汉武帝时期的长乐宫铜钟,象征着皇权和权威。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通过描绘淮阴祠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淮阴祠作为纪念汉初二杰之一的韩信的场所,本应充满荣耀与辉煌,然而诗中的描写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首句“莫怪留侯慕赤松”,直接点题,指出韩信虽然曾受封为齐王,但最终却因为被刘邦猜疑而被杀。这一句中,“慕赤松”既表现了韩信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后车云梦縳相从”描绘了韩信死后,他的追随者们仍然追随着他的精神和信仰,这种忠诚虽令人感动,却也透露出一种悲剧色彩,即英雄的孤独终老。
第三句“至今呜咽淮阴水”,形象地描述了淮阴的水声,如同韩信生前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回荡。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最后两句“空恨当年长乐钟”,则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长乐钟曾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而今却成为了历史的回响,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警示后人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整首诗通过对淮阴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韩信一生的起伏与悲剧,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