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浮云起,孤城日暮阴。
万山秋叶下,独坐一灯深。
白露蒹葭落,西风蟋蟀吟。
关山今夜月,横笛有哀音。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所作,表达了他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下面是逐句释义:
- 水际浮云起: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漂浮着的云朵。这可能预示着战争的结束或者平静的到来。
- 孤城日暮阴:描述了一座孤独的城池,在日落时分变得昏暗。这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或他的心理状态。
- 万山秋叶落:描绘了秋天时,山上的树叶纷纷落下的景象。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感到哀伤。
- 独坐一灯深:诗人独自坐在一盏灯下,显得有些孤独。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现实的无奈。
- 白露蒹葭落:描述了秋天的早晨,白露降临,芦苇被风吹拂着落下。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变化的感慨。
- 西风蟋蟀吟:秋风中,蟋蟀开始鸣叫。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关注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带给他的影响。
- 关山今夜月:描述了夜晚的明月,照耀着边关。这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
- 横笛有哀音:用横笛吹奏出的曲调,似乎带着悲伤的情感。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哀伤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