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马西郊地,悲风惨澹生。
白杨落古墓,黄叶下孤城。
流水年年去,浮云日日行。
沧浪清若许,聊可濯吾缨。
【注释】
西郊:西城的郊外。
惨澹:凄惨凄凉。
白杨:一种落叶乔木。
古墓:指坟墓。
黄叶:指凋落的树叶。
沧浪:深水,这里指大河。
清若许:像允许那样清澄。许,允许。
濯:洗濯。
【译文】
站在西城郊外马不停蹄地奔跑,秋风吹来悲凉凄惨让人悲伤,白杨树落下了一片片叶子,黄叶飘落在荒凉的孤城中。年复一年流水不断流淌,每天天空浮云缓缓移动,深潭水清澈如同允许一样,聊且洗去我的帽子上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长安所作。《西郊》十首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天宝三载(744)秋天。此时杜甫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流寓秦州、同谷、成都等地方。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慨。
全诗共十句,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图;后六句议论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关切。
开头两句“立马西郊地,悲风惨澹生”描写了秋风飒爽的景象。一个“悲”字,点明这是悲凉凄惨的秋风。这秋风从何处吹来呢?作者没有直说,而是通过西郊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派衰颓景象。
“白杨落古墓,黄叶下孤城”两句写景,描写了一片衰败萧索的景象。白杨树是高大挺拔的,它却已落满了黄叶,这不禁令人想起曹操在《短歌行》中所咏叹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悲凉意境。这一句既是写实,又暗含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之情。
“流水年年去,浮云日日行”两句,以流水、浮云作比喻,说明自己漂泊无定。流水年年流逝,浮云天天升起,人生苦短,岁月如流,自己却四处漂泊,不能归家。这种感受,是诗人对个人遭遇的感怀,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
“沧浪清若许,聊可濯吾缨”,最后一句,诗人把目光投向深潭,借以自慰。他想到深潭之水清澄见底,可以洗涤自己的帽子上的尘埃,从而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与苦闷。但这种自慰只是短暂的,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处境并不乐观。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