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屋清秋暮,寒沙易朔风。
岁年悲老树,岐路感孤蓬。
醉岂逃名士,狂非避世翁。
寻常门自掩,无客到山中。
野屋清秋暮,寒沙易朔风。
岁年悲老树,岐路感孤蓬。
醉岂逃名士,狂非避世翁。
寻常门自掩,无客到山中。
赏析: 这首诗以“西郊秋兴十首”为题,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西郊的景色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无奈。
第一句“野屋清秋暮,寒沙易朔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黄昏时刻,诗人站在一间简朴的农家小屋前,感受到秋风的凛冽。这里的“野屋”象征着诗人远离都市喧嚣的隐居生活,而“清秋”与“寒沙”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岁年悲老树,岐路感孤蓬。”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深刻表达。诗人看到年迈的树木和随风飘荡的蓬草,联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的人生,不禁感慨万分。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意味。
第三句“醉岂逃名士,狂非避世翁。”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人虽然追求名声,但不希望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他追求的是内心的自由和独立,而非表面的荣耀。这种对名利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反抗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第四句“寻常门自掩,无客到山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选择在偏僻的山村中闭门不出,以此来抵御外界的纷扰。这种隐居的生活态度,既是一种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也是一种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名利和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诗人通过这些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