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今安在,人间春自来。
空馀万行泪,不尽百年哀。
松柏开神路,星河隔夜台。
林乌暮啼急,伫立不能回。

《元日哭先人墓二首》

【注释】
地下今安在:指死者的墓地,在地下,现在何处呢?
人间春自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然而死者的坟上却长不出春草。
空馀万行泪:泪水如江河,一泻千里。
百年哀:指对亲人的哀悼之情。
松柏开神路:松柏是长寿的植物,它们为先人守护着通往天堂的道路。
星河隔夜台:天上的星辰和银河如同舞台,映照着地上的一切,仿佛是古人祭祀的地方。
林乌暮啼急:乌鸦的叫声急促而凄凉,似乎也在为先人哀悼。
伫立不能回:诗人站在坟前,久久不愿离去,无法接受现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墓地哀伤景象的诗。诗人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悲痛。全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墓地的寂静与荒凉。

首句“地下今安在”直接点明墓地的现状,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第二句“人间春自来”则反衬了墓地的冷清与荒凉,春天虽然降临大地,但墓地上的先人却无法享受这美好的时光。第三句“空馀万行泪”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无尽的悲伤,泪水如江海般汹涌,无法抑制。接着,“不尽百年哀”一句,既表达了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又暗示了时间的无情。

诗人以“松柏开神路”和“星河隔夜台”两幅画面,展现了墓地的宁静与祥和。松柏为先人守护着通往天堂的道路,星空下的祭祀之地仿佛仍在诉说着先人的事迹。然而,这美好的画面却被“林乌暮啼急”所打破,乌鸦的叫声急促而凄凉,似乎在为先人哀悼。

最后两句“伫立不能回”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接受现实的心情。他站在墓地前,久久不愿离去,无法面对这一切的现实。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亡者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亲情、友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深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