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屋水潺湲,缘崖一径攀。
回风吹落日,腊雪满寒山。
千嶂啼猿里,孤峰骑马还。
苍茫云雾合,无路觅禅关。
《过万家庄》
野屋水潺湲,缘崖一径攀。
回风吹落日,腊雪满寒山。
千嶂啼猿里,孤峰骑马还。
苍茫云雾合,无路觅禅关。
注释:
- 野屋水潺湲:野外的小屋边,水流潺潺。
- 缘崖一径攀:沿着悬崖边的小路攀爬。
- 回风吹落日:回风将落日吹得摇摇欲坠。
- 腊雪满寒山:冬日的白雪覆盖着寒冷的山峰。
- 千嶂啼猿里:在连绵不断的山峰中,猿猴声声叫着。
- 孤峰骑马还:骑着马在孤独的山峰上回程。
- 苍茫云雾合:茫茫云海与雾气交融在一起。
- 无路觅禅关:找不到通往禅宗修行场所的路。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过万家庄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景观的细节,如流水潺湲、崖边小径、回风飘动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幽静的环境中。
首两句“野屋水潺湲,缘崖一径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庄的宁静和路径的曲折。水潺湲的声音让人心旷神怡,沿崖边的小路则显得格外崎岖。这里的“缘崖”和“攀”字,生动表达了诗人行走于山林间的艰难与坚韧。
第三句“回风吹落日,腊雪满寒山”,则是对天气变化的描写。回风使夕阳似乎随时都会坠落,而腊月的寒风又给山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装。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人物的情感更加丰富。
“千嶂啼猿里,孤峰骑马还”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区的景色和旅途的艰辛。千嶂中的猿叫声不绝于耳,而独自骑马返回的诗人,则展现出一种孤独和坚韧的气质。
最后两句“苍茫云雾合,无路觅禅关”,则是对整幅画面的总结。苍茫的云雾将天地融为一体,使得寻找禅宗修行场所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描绘传达了一种迷茫和无奈的情绪,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人也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于人生道路和修行境界的深深思索,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