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川道士来相送,指点仙踪玉观西。
云锁洞门何处问,花开溪路几人迷。
石桥自发新秋草,丹灶长封旧日泥。
落日山中不胜思,松阴竹色冷凄凄。
桃川道士来相送,指点仙踪玉观西。
桃川:地名,在今四川资中县境内。相传为汉时仙人张道陵炼丹之处。
仙踪:仙家踪迹。
玉观:道教宫观的美称。
指点:指点迷津。
仙踪玉观西:指桃川道士指引着通往玉观的路。
云锁洞门何处问,花开溪路几人迷。
云锁:云雾缭绕。
洞门:山中的洞口。此处暗指桃川道士所指的通往玉观的路。
何:何处,哪里。
几:几多,多少。
人迷:迷路的人,喻指游人。
石桥自发新秋草,丹灶长封旧日泥。
石桥:用石头砌成的桥。
自发:从上往下生长。
新秋草:秋天刚长出的草。
丹灶:炼丹用的炉灶。
长封:长久封闭,长时间封存。
旧日泥:昔日泥土。
落日山中不胜思,松阴竹色冷凄凄。
落日:落日时分,夕阳西下。
山中:山里。
胜:过甚。
不胜:承受不了。
松阴竹色冷凄凄:松荫竹影,冷清凄凉。
注释: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桃川道士所指的去往玉观的路时的感受。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云层缭绕的洞口、盛开的花草、长满杂草的炉灶、以及松树和竹子,都产生了深深的感触。他感到游人迷失在仙境之中,被美景所吸引,却无法找到通向玉观的道路;而那些被遗忘的炉灶,被时间封存已久的旧日泥土,更增添了一种凄凉之感。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览桃川道士所指的路时的感受。通过云锁洞门、花开溪路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仙境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游人、炉灶、旧日泥土的描写,展现了仙境之迷、仙境之寂、仙境之凉,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独特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