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一上思堪哀,水尽山空雁独回。
万里关河迷北望,无边风雨入秋来。
故人尺素年年隔,薄暮清砧处处催。
徒有寒樽对花发,病怀愁绝共谁开。

【注释】

秋兴八首:即秋日登高怀乡之作。秋兴,借指秋天的景色和感受。八首:这里泛指八首诗篇。

高楼一上:登上高楼。

一:全、都的意思。

思堪哀:思绪令人悲伤。

水尽山空:意思是水已枯竭,山已空寂。比喻世事衰败,人去楼空。

雁独回:只有大雁孤独地飞翔。

万里关河迷北望:千里之外,山河阻隔,使人无法看到北方的方向。关河,代指祖国。迷,迷惘,指视线迷茫。

无边风雨入秋来:无边的风雨在秋天到来时,笼罩着大地。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的信件,这里用来指书信。

薄暮清砧:傍晚时候传来的清悠悠的捣衣声。薄暮,黄昏,傍晚时分。砧,捣衣石,古时妇女洗衣捶布用石制的棒槌。

徒有寒樽对花发:徒然地对着酒杯欣赏花朵。对,面对。樽,盛酒或饮料的器具。

病怀愁绝:因生病而忧愁到极点。病怀,因病而怀抱愁绪。愁绝,愁得断绝了。开:开放,展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登上高楼所见的凄凉景色,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忧思之情;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愁闷之极。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王维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和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他却有着超逸的才情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因此,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一种清幽脱俗的风格,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此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高楼一上思堪哀”,这句写登上高楼之后,看到的景色令人伤感。“一”字,强调登上高楼的急切心情。“思堪哀”三字,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之后所产生的深切感慨。“水尽山空雁独回”,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空旷的山水画面。“水尽山空”四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雁独回”三字,则表现出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慨和思考。

接下来两句,诗人继续描绘了登高后所见到的景色。“万里关河迷北望”,这句的意思是说,辽阔的河流和山野之间,使人无法看到北方的方向。“迷北望”三字,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无边风雨入秋来”,这句则进一步描写了登高后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这里的“风雨”二字,既指自然的风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故人尺素年年隔,薄暮清砧处处催。”这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彼此相隔遥远,但每年的书信往来仍然不断。“尺素”一词,指的是古代的书信。在这里,它既指书信的长度,又暗示了距离的遥远。“薄暮清砧”则形容了夜晚时分的宁静和寂静。这里的“清砧”二字,既形容了砧声的清脆悦耳,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徒有寒樽对花发”,这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徒有”二字,表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奈。“寒樽”一词,则是指寒冷的酒杯。“对花发”三字,则描绘了诗人饮酒赏花的情景。这里的“花发”二字,既指花的美丽盛开,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好景不长,诗人的心情很快又变得忧郁起来。“病怀愁绝共谁开?”这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缠身的痛苦和无助感。这里的“病怀愁绝”三字,既形容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忧郁,又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悲观和绝望。“共谁开”三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人可以分享自己痛苦和忧愁的无奈和孤单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后的景色,以及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展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才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对于人生、自然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