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梁地相逢日,骢马秦关独去时。
荏苒风尘千里别,飘零江海六年思。
旌旗暮入黄河戍,殿阁晴登华岳祠。
揽辔宋应违壮志,挥毫先已见雄词。

【注释】

梁地:指洛阳一带。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指王秉衡的坐骑。

秦关:潼关。

荏苒:时光流逝。

殿阁:宫殿。

宋应:指杜甫。《壮志未酬集序》。

雄词:豪放的诗篇。

【赏析】

此诗写于肃宗乾元二年(759),时杜甫在华州任司功参军,与王秉衡有一段深厚的友谊,王被贬华州时曾寄诗给杜甫,杜甫也写诗相赠,此诗即是其中之一。

首联写别时情景。相逢之日是春日,饯别之时是冬夜。两相对照,别情更切。“客车”,指官署的车子。“梁地”即洛阳一带。“相逢”与“独去”形成对比,表现了送别的悲凉。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跃然纸上。

颔联写友人去国远行的情景。“风尘”是形容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千里别”说明时间之长久。“飘零”是漂泊不定,没有归宿。诗人用典,化用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王秉衡的无限眷恋之情。

颈联描写了王秉衡被贬后的心情和处境。王秉衡从潼关出发,来到黄河边,心中充满忧虑;而当他登上华山,眺望远方,又不禁感慨万千。诗人用典,化用了李商隐《无题》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境,表达自己对王秉衡的深深同情。

尾联写诗人对王秉衡的劝慰与鼓励。诗人认为,王秉衡应当像古代的英雄一样,胸怀壮志,奋发图强,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最后两句是杜甫写给王秉衡的信中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王秉衡的关心与祝福。

全诗通过对王秉衡的赞美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心,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