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甸春风揽辔情,燕关骢马去还鸣。
绣衣霄汉花间出,锦缆江湖树里行。
近日西台多諌草,少年南国有诗名。
别弦更忆风流调,愁听东城二月鶑。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具体分析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逐句释义”,然后“赏析”最后一句“愁听东城二月鶑”。

第一句中“海甸春风揽辔情”中的“海甸”是地名,“春风”指春天,“揽辔”即握着马缰,“情”指情思,这里指诗人对施聘之的惜别之情;第二句中“燕关骢马去还鸣”中的“燕关”是地名,指代京城,“骢马”即青白色的骏马,这里的“鸣”应理解为马嘶叫,这里指马离去时仍嘶叫;第三句中“绣衣霄汉花间出”中的“绣衣”是指朝廷的官员所穿的衣服,“霄汉”指天空,“花间”应为花丛中,这里指朝堂上;第四句中“锦缆江湖树里行”中的“锦缆”指用锦缎做的缆绳,“江湖”指江湖之间或水乡,“树里”应为树上,这里指在船上;第五句中“近日西台多諌草”中的“西台”指皇宫中的西面平台,“諌草”应为杂草,“多諌草”表明近来皇宫中有太多小人;第六句中“少年南国有诗名”中的“南国”指南方国家,“少年”指年轻的人,这两句意思是:年轻有才华的人如今在南方很有名声;第七句中“别弦更忆风流调”中的“别弦”应是别去的琴弦,“风流调”指优雅的曲调,这里指离别时怀念的曲调;第八句中“愁听东城二月鶑”中的“东城”是指京城的东城门,“鶑”指杜鹃鸟,这两句的意思是:听到东边城楼上的杜鹃鸟叫声更加让人感到悲伤。

【答案】

送施聘之侍御

春风吹满地,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登高》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泊船,起帆挂席百川连。庐山秀出南斗柄,终始东南六十州。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阳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泊船,起帆挂席百川连。庐山秀出南斗柄,终始东南六十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