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朋辈飘零尽,海内兵戈战斗馀。
花剧秦川谁见汝,雁稀燕北渺愁予。
碧山拟著潜夫论,丹壁应藏太史书。
自笑此身今更出,风尘空望白云居。
【注释】
寄康子: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十年朋辈飘零尽:指朋友在十年间纷纷离散。朋辈,这里指朋友。
海内兵戈战斗馀:指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事平定。
花剧秦川谁见汝:指在战乱中,你还能见到那些美丽的花吗。花剧,即花戏,是古代一种戏剧。“谁见汝”句,意思是问这些美好的事物还有人欣赏吗?
雁稀燕北渺愁予:指北方的燕子很少,很难见到,因此感到有些忧愁。燕北,指南方。
碧山拟著潜夫论:指打算在青山上隐居,著《潜夫论》。潜夫论,即《潜夫论》,一部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著作。《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所著。
丹壁应藏太史书:指打算在丹青墙上刻写自己的著作《太史公书》。丹壁,指墙壁涂成红色的墙壁,这里比喻文章或书籍。
自笑此身今更出:我嘲笑自己如今又重新出来。
风尘空望白云居:意谓自己虽然远离朝廷,但仍然心系天下,盼望国家能够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送别诗。诗题一作《与康子别》,可见其写作背景。诗中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之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量。
首联点出“寄康子”,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朋辈”、“兵戈”起兴,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同时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颔联则从个人角度抒写了诗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辛酸;颈联以“拟着”、“应藏”两词,表明了诗人欲隐归田园的愿望,并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尾联则抒发了诗人虽身处乱世而仍心系天下、渴望太平的美好愿望。
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诗人还借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此外,诗中的许多关键词语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