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不出门,草长门前路。
登楼一水明,倚柱千山暮。
注释:
三日不出门,草长门前路。三天没出门,草已经长得很高了。
登楼一水明,倚柱千山暮。登上高楼眺望,一条江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十分明亮;靠在栏杆上,只见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余晖中渐渐暗淡。
赏析:
这首诗以“雨后”为题,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和人情景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三日不出门”,写出了雨后天气的清新和宁静。人们往往喜欢在雨后出去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然而,诗人却选择了“三天不出门”,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他选择在雨后的日子里静静地待在家里,欣赏窗外的风景。
次句“草长门前路”,描绘了雨后草的生长。雨水滋润了大地,使得原本干枯的草地变得翠绿。门前的小路上,也长满了新长的草。诗人站在门前,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第三句“登楼一水明”,“登楼”是诗人的一种行动,他站在高处的楼上,俯瞰着下面的景色。这里的“一水”指的是江水,可能是诗人所在地附近的江河。阳光照耀下的江水,在诗人眼中显得格外明亮和清澈。他看着这条江水,感叹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末句“倚柱千山暮”,诗人再次回到了他的住所,靠在柱子上,望着远处的群山。这里的“千山”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区周边的山脉。夕阳西下,群山被染上了金色的光辉。诗人看着这美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以雨后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