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云台万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释】
送韩汝庆还关中二首:指作者为友人作的两首诗。韩汝庆,名不详,作者的朋友,曾任关中节度使。华岳、秦城:华山和潼关。黄河:即黄河。沧海:这里泛指黄河的入海处。仙人掌上行:比喻身在高位。
【赏析】
这两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初春,当时韩汝庆任关中节度使,诗人从长安出发送他回陕西。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触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是说:华山高耸云霄,站在上面可以望见远方万里之外的家乡。“云台”指华山。后两句是说:秋天来临,落日西下时,可以眺望到潼关外的故乡。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是古代进入关中平原的必经之地,也是诗人思念故乡的地方。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是说:站在黄河边远眺,只见一河之隔就是大海,而黄河却像一条线一样通向大海的尽头。“黄河一线通沧海”,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奔腾不息的气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壮美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身在仙人掌上行”是说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仍然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豪爽、直率的性格。前一首诗写得慷慨激昂,后一首诗则表现得潇洒自如。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自然景象写得雄浑磅礴,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