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隐安于山,农隐乐耕畔。
由来事不同,各以性所玩。
倚扉憩南冈,负杖行春岸。
时泽冒原隰,远水增波澜。
方塘菰蒲映,回渚凫鹜乱。
插柳期息阴,列竹冀成竿。
缘坡引行条,依墉植颓干。
筑堤屏棼秽,激流代携灌。
疏慵外经济,卑贱鲜忧患。
谅怀原生耻,庶悟孔父叹。
汲古缀遗言,欣焉秉柔翰。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

樵隐安于山,农隐乐耕畔。

由来事不同,各以性所玩。

倚扉憩南冈,负杖行春岸。

时泽冒原隰,远水增波澜。

方塘菰蒲映,回渚凫鹜乱。

插柳期息阴,列竹冀成竿。

缘坡引行条,依墉植颓干。

筑堤屏棼秽,激流代携灌。

疏慵外经济,卑贱鲜忧患。

谅怀原生耻,庶悟孔父叹。

汲古缀遗言,欣焉秉柔翰。

注释:

  •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描述。他喜欢在山林间劳作,享受耕种的乐趣;也喜欢在田野上种植树木,欣赏美丽的风景。
  • “倚扉”和”负杖”两句描写了他倚靠在门框上休息,背着手行走在春日的小径上的情景。
  • 后四句则详细描绘了他看到的景象。”时泽”是指春天的雨水滋润了土地,使得原本干燥的土地变得湿润;”原隰”是田地的意思,”远水”则是指远处的水流增加了景色的波澜,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 “方塘”和”回渚”则是描绘了池塘和回旋的小洲上生长的菰蒲和鸭子们自由自在地游动的景象。
  • “插柳”是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而”列竹”则是为了制作成竹制的钓竿,体现了他对竹子的喜爱和利用。
  • 后四句则是描述了他沿着山坡引导着植物成长的方向,并依靠墙壁种植着枯死的树木。然后他又建造起一道堤坝防止杂草的生长,并使用激流将多余的水分带走,灌溉田地。这些行为都表现出了他的勤劳和智慧。
  • 后面的八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悠闲和舒适。他不追求高官厚禄,也不关心世俗的纷争,只是简单地过自己的生活。他感到深深的羞愧和痛苦是因为自己没有像孔夫子那样的伟大和高尚。于是他决定学习古代圣人的言论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知识。
  • 最后的两段则是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只有远离世俗的纷扰,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他也认为通过学习古代圣人的言论,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