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端居抚流化,久惬静者情。
浮阳起丛壑,流烟散孤城。
岸条发潜颖,园奔含初荣。
写襟旷明霁,览物纡游行。
目悦双飞雉,耳感孤鸣莺。
形运自相代,神理谁为名。
往规与时逝,来虑随年并。
心存汉阴灌,躬敩南阳耕。
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
自非秉昭旷,能不婴世营。

诗句释义:

  1. 蔼蔼春候至,天气和且清。
  • “蔼蔼”:形容春天的景色温和宜人。
  • “春候至”:春天到来,天气转暖。
  • “和且清”:气候温和,清新宁静。
  1. 端居抚流化,久惬静者情。
  • “端居”:指端正地居住在一个地方,此处比喻心境端正。
  • “抚流化”:安抚流水般的自然变化。
  • “久惬”:长时间感到满足或惬意。
  1. 浮阳起丛壑,流烟散孤城。
  • “浮阳”:温暖的阳光,浮泛在空中。
  • “丛壑”:多山的地方,这里比喻深山。
  • “流烟”:流动的烟气,这里比喻山间的雾气。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墙,这里借指孤独的人或事物。
  1. 岸条发潜颖,园奔含初荣。
  • “岸条”:岸边的草木。
  • “潜颖”:未露水面的嫩芽。
  • “园奔”:花园中的花草树木。
  • “含初荣”:开始呈现出生机与繁荣。
  1. 写襟旷明霁,览物纡游行。
  • “写襟”:整理衣襟,这里比喻开阔胸怀。
  • “明霁”:晴朗的天气,这里比喻清明、明朗的环境。
  • “纡游行”:悠闲自在地游览。
  1. 目悦双飞雉,耳感孤鸣莺。
  • “双飞雉”:两只野鸡并排飞翔。
  • “孤鸣莺”:一只黄莺在独唱。
  1. 形运自相代,神理谁为名。
  • “形运”:事物的形态和运行。
  • “神理”:事物的精神和内在道理。
  • “自相代”:自然而然地相互替代。
  1. 往规与时逝,来虑随年并。
  • “往规”:过去的规范或准则。
  • “与时逝”: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逝。
  1. 心存汉阴灌,躬敩南阳耕。
  • “心存”:内心保持某种状态或原则。
  • “汉阴灌”:汉朝时期的灌溉技术,这里比喻古代的智慧。
  • “躬敩”:亲自学习,效仿。
  • “南阳耕”:南阳地区的耕种方式,这里比喻民间的传统智慧。
  1. 疏还念知止,庄论持达生。
  • “疏还”:淡泊名利,回归简朴的生活。
  • “念知止”:记住停止的意思,即知足常乐。
  • “庄论”:儒家经典《庄子》中的理论。
  • “持达生”: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过上平和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诗人以“春候至”、“天气和且清”开篇,表达了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接着,他描述了山川的变化、草木的生长,以及鸟儿的飞翔和黄莺的啼鸣,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中间部分,诗人通过“写襟旷明霁”,“目悦双飞雉”,“耳感孤鸣莺”等句,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然后,诗人思考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指出“形运自相代,神理谁为名”,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以“心存汉阴灌”,“躬敩南阳耕”收尾,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追求。整首诗既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景,又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