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
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
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高亭青松拂赤日,南山白日消黄尘。
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尚书况登本兵部,天营十二屯貔虎。
南征北伐运筹策,破虏擒戎在樽俎。已看神武藉经纶,要使苍生有环堵。
苍生十年望苏息,海内荒城久荆棘。犁锄未慰三农心,输挽空嗟万夫力。
我知明公分主忧,坐清寇盗安王侯。沙场之地皆田畴,尽却战马归耕牛。
君不见中堂此图日张挂,丹青照耀麒麟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昱的作品,描述了一幅名为“十牛图”的画作。
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
注释:诗人感叹将军台上的龙图已经展开,但谁又能画出牛图呢?这是对司马堂中画牛图的人的赞叹。
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
注释:十头牛的角垂下,挂在司马堂中,让看到的人都感到欣喜。这里的“垂其耳”可能是指牛角下垂,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
注释:在风和烟的树林中任意放牧,在水边涉水休息时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里的“恣牧放”表示随意放牧,不受束缚;“无触觗”则表示不受外界干扰,安心生活。
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
注释:黄犍黑牯的肌肉丰满真实,司马堂里用这些牛做什么呢?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只重视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的人。
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
注释:谁知道这物品是您所珍惜的呢?看着这幅画就像春天里的桃花林那样美丽。这里的“珍”可能是指珍贵的意思,而“展画”则是指欣赏这幅画。
高亭青松拂赤日,南山白日消黄尘。
注释:在高大的亭子前,青松摇曳着沐浴在太阳下,南山上的阳光消散了黄尘。这里的“拂”可能是指轻轻吹过的意思,而“消黄尘”则是指驱散了尘土。
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
注释:年轻的耕牛不羡慕那三头母猪,在田野中辛勤劳作后唱着歌曲回圈。这里的“攻驹”可能是指年轻的耕牛,而“考牧”则是指耕作。
尚书况登本兵部,天营十二屯貔虎。
注释:尚书登上了本兵部的高位,天营中有十二个屯驻着勇猛的貔虎(一种猛兽)。这里的“本兵部”可能是指尚书所在的部门,而“天营十二屯貔虎”则是指天营中的勇士们像猛虎一样勇猛。
南征北伐运筹策,破虏擒戎在樽俎。
注释:南征北战运筹帷幄,打败敌军擒获敌人在酒席之间。这里的“樽俎”可能是指古代的宴席用具,用来盛放酒食。
已看神武藉经纶,要使苍生有环堵。
注释:已经看到神武帝依靠经纶之才,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这里的“神武”可能是指神武帝,而“经纶”则是指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智慧。
苍生十年望苏息,海内荒城久荆棘。
注释:百姓们十年来盼望安宁,但海外的荒城却长满了荆棘。这里的“苍生”可能是指百姓,而“苏息”则是指安宁。
犁锄未慰三农心,输挽空嗟万夫力。
注释:犁锄未能安慰农民的心,运送劳役却空叹万民之力。这里的“三农”可能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输挽”则是指运输劳役。
我知明公分主忧,坐清寇盗安王侯。
注释:我知道朝廷大臣们担忧的是国家的安危,他们坐视寇盗横行却不加制止,反而让王侯们安于享乐。这里的“坐清”可能是指放任不管的意思。
沙场之地皆田畴,尽却战马归耕牛。
注释:战场上的土地都变成了农田,将战马全部归还给农夫,让他们耕种牛。这里的“沙场”可能是指战场,而“尽却战马归耕牛”则是指将战马全部退还给农夫,让他们耕种牛。
君不见中堂此图日张挂,丹青照耀麒麟画。
注释:君不见司马堂中悬挂着这幅画,丹青照耀下麒麟栩栩如生。这里的“麒麟画”可能是指麒麟图的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