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无意理流黄,斜抱云和独倚床。
自念青楼逢令节,谁将白苎寄河梁。
颊边玉箸沾兰水,指下金刀染艾香。
展转不成缠臂彩,空令愁绪绕丝长。
【注释】
五日:指端午节。
流黄:指妇女的鬓发,因古代妇女多在端午节戴黄色的头巾。
云和:山名。在今浙江丽水市西南。
河梁:渡口。
玉箸:即玉簪,插在鬓发上的簪子。
艾香:一种草药的气味,传说五月端午时采此香熏衣可辟邪。
缠臂彩:用彩色丝线缠绑在手臂上做装饰。
【赏析】
诗为闺中思妇之作。首句“朝来无意理流黄”,写早晨起来后无心整理流黄(一种头饰)。流黄,即妇人所着之冠,亦称花冠。“流黄”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即妇女戴黄色的头巾。“斜抱云和独倚床”,言女子斜倚在床前,抱着云和山独自倚靠而卧。云和山在今浙江省丽水市南。这句写女子慵懒无聊的样子。颔联“自念青楼逢令节,谁将白苎寄河梁”,言思妇想起去年的端午佳节,正是自己应节的日子,却因丈夫远游在外,没有能与他一同欢度佳节,只好孤零零地度过。颈联“颊边玉箸沾兰水,指下金刀染艾香”,“玉箸”,即玉簪,这里泛指女子的梳妆用具。“兰水”,指兰花的水。“金刀”,指用金箔做成的剪刀。这两句写思妇用兰水梳妆,并染上了艾草的香气。“展转不成缠臂彩,空令愁绪绕丝长”,说思妇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不能像往常那样缠上五彩丝带作为缠身的彩带,白白浪费了许多绸缎,只能让忧愁缠绕在心头久久不去。这最后两句表达了思妇对自己命运的哀叹。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却感情真挚,细腻入微,刻画了思妇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全诗以思妇的口吻,通过描写她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表现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