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
叶深风落地,禾偃涝余田。
雁鹜违寒日,牛羊入远烟。
岸人连棘户,尽室避军船。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战乱期间所写。首联写江村的景致,颔联写水田被淹的情景,颈联写雁鹜逃避寒日、牛羊逃入远烟,尾联写岸人避军船而连家。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是一首田园诗。

“红树江村外,黄芦野水边。”首句点出地点:一个江村里。红树和黄芦都是秋天特有的景物。一“红”一“黄”,色彩明丽。“江村外”点出村庄的位置。这一句写出了江村秋景,但只是点出了地点和季节,没有写出具体的画面。下一句才点出“野水边”。野水边,即河边,这里指的是村庄附近的河水边。这句描写了一个很宁静、很和谐的环境。

“叶深风落地,禾偃涝余田。”第二句描写了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叶深”,是指树叶很多。“风落地”,是指树叶落下时发出的声音很大,好像风从树上落下一样。“禾偃涝余田”,是指被淹过的水田,田里长满了稻谷。“偃”,是倒下的意思。“涝”是淹没的意思。这句描写了洪水退去后,水田里的稻谷都倒伏在地上的景象。

“雁鹜违寒日,牛羊入远烟。”第三句描写的是雁鹜逃避寒日的情景。“寒日”,是指寒冷的太阳。“违”,是躲避的意思。这句写的是大雁和小鸭子等鸟禽在寒冷的天气里躲避太阳的情景。“牛羊入远烟”,是指牛羊进入了远方的烟雾中。“入”,是进入的意思。这句写的是牛、羊等牲畜在雨后进入雨雾之中。

“岸人连棘户,尽室避军船。”第四句描写的是在岸边住的人连门都没有,都躲在荆棘里面,整个村子的人都躲进了军船中避难。“岸人”,是指住在岸边的人。“棘户”,是指住在用荆棘编成的房子中的人家。这句写的是一个非常凄惨、荒凉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战乱时期一个江村的景色,表现了人们遭受自然灾害后的艰难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