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迭石梁倾,高原邾子城。
幽泉花覆响,秘洞药长生。
秋草秦碑没,白云汉畤平。
鸟还山欲冥,无限旅人情。

【注释】

峄山:山名。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因山上有峄树(一种常绿乔木)而得名。晚眺:傍晚眺望。侧迭石梁倾:斜倚的岩石上,石梁倾斜欲倒。侧:斜靠。叠:堆积、堆叠。

高原:高大的平原。邾子城:春秋时邾国都城。邾(zū):古国名,今山东邹县一带。战国时为楚国所灭。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

幽泉:深井泉水。花覆:《文选》作“香覆”。香:香气。

秘洞:神秘的山洞。长生药:长生不老之药。

秋草:指秋天的野草。

秦碑:秦始皇的石刻。

冥:同“溟”,大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峄山时的所见所感。全诗从登临起兴,到山中景物的描绘,再到归途中的心情抒发,层次分明,意境开阔。首联写山势陡峭,诗人站在山顶远望;颔联写山中清泉和山洞;颈联写山中秋天的景象;尾联写诗人归心似箭。

此诗是登峄山之作,故开篇便说:“侧迭石梁倾”,“侧”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面对峭壁陡崖的紧张心理,同时也表现了山势之高。诗人站在山巅俯瞰四周,只见一片茫茫,于是又生出无限感慨:“高原邾子城。”这一句不仅交代了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而且点明了自己登临的目的,即登上这座高山去领略它的壮丽景色。“丘陵多白云”,这两句既写出了峄山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为后文写山中清泉、幽泉、秘洞以及山中秋天的景象作了铺垫。

“幽泉花覆响,秘洞药长生”二句,诗人将笔触转向山中的清泉与秘洞。这里的“花覆”当是指泉水流经之处,由于水质甘美而泛出阵阵花香。“秘洞”则是指那些隐蔽在山中的洞穴,它们可能藏有珍贵的药材,所以人们才把它们称作“秘洞”、“长生”,意即这些洞穴里盛产着神奇的药物,能够使人延年益寿。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中的清泉比作会发出“花覆”之声的鲜花,把山中的洞穴比成能长生不老的秘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山中美景的独特魅力。

“秋草秦碑没”三句,进一步写到了山中秋天的景象。“秋草”一词,既写出了秋季时节草木凋零的自然特征,又暗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悲凉与失落。“秦碑”二字,既表明了诗人身处的地方是古代秦国的疆域之内,又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眷恋之情。“没”,即埋没、消失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野草已经长得很高了,几乎要埋没过古代秦国的石碑。“没”字在这里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使得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悲凉。

“鸟还山欲冥”一句,以“鸟还”二字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只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飞回了山林之中。“欲冥”则表达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之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悲伤。

最后两句“无限旅人情”一句,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游子的身份之中,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整个自然界之中。“无限的旅人情”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之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歌显得更加深刻而有力。

这首诗通过对峄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