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计萧条白发生,江山去住一鸥轻。
山云漠漠长含雨,江草萋萋空复情。
楚老巳忘白雪调,巴童还解踏歌声。
犹怜憔赣餐英者,落日登楼赋未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最后注意点出情感即可。“客计萧条白发生”,意思是说客人的心境十分萧索,白发已经生满了双鬓。“江山去住一鸥轻”,意思是说是或飞或停,来去自由,像那青山绿水一样轻盈自在。“山云漠漠长含雨”,意即天空中云气茫茫,阴霾笼罩着整个大地,好像要下一场大雨了。“江草萋萋空复情”,意即江边青草青青,却只是徒然牵动了诗人的一片情思。“楚老巳忘白雪调”,意即楚地的老翁早已忘记了《白雪》那样的高洁乐曲。“巴童还解踏歌声”,意即巴地的童谣还唱着《巴渝》那样的曲调。“犹怜憔赣餐英者,落日登楼赋未成”,“憔赣”是“憔悴”的意思。“登楼赋未成”,意即作者登上高楼,但还没有写出什么作品来。
【答案】
译文:
客人的心情十分萧索,白发已经生满了双鬓。或飞或停,来去自由,青山绿水一般轻松自在。云气茫茫,仿佛要下雨的样子。江边的青草青青,却只是徒然牵动了诗人的一片情思。楚地的老翁早已忘记了《白雪》那样的高洁乐曲。巴地的童谣还唱着《巴渝》那样的曲调。作者仍然怜爱那些憔悴而又能欣赏野花的人,但落日登楼却没有写出什么作品来。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秋,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过着闲逸的生活,他常常登临集郡楼赏心抒怀。
首联写诗人在登楼时所感。“客计萧条白发生”,言自己客居异乡,心情寂寞凄苦,岁月蹉跎,白发已满两鬓。“江山去住一鸥轻”,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孤寂无聊、飘泊不定的心境。“白首相期终不遇”的杜甫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自笑功名都付与,九牛之一毛”。然而,苏东坡并不因此而消沉沮丧,反而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善于从大自然的景物中领略情趣。“山云漠漠长含雨,江草萋萋空复情”,就是他在登高望远时产生的新的感受。这两句诗既写景,又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乐观主义精神。
颔联写诗人登高所见。“山云漠漠长含雨”,以“山云”代指青山,以“长含雨”形容山色苍翠,云雾缭绕,如烟似雨,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感觉;“江草萋萋空复情”,用“江草”指江边的草地,以“萋萋”状江草繁茂,而“空复情”,则是指江草虽繁盛而人却无法与之共语,只能徒然触动诗人的情怀。“萋萋”一词用得极妙。它既是形容江草的繁密,又是比喻诗人的多愁善感。这一联写景写人,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颈联写诗人登高时听到的音乐声。“楚老巳忘白雪调”,意思是说楚地的老翁早已忘记了《白雪》那样的高洁乐曲;“巴童还解踏歌声”,意思是说巴地的童谣还唱着《巴渝》那样的曲调。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音乐声又写乐声所表达的感情,写得非常传神。
尾联写诗人登楼时的感想。“犹怜憔赣餐英者”,意思是说仍然怜爱那些憔悴而又爱好花草的人;“落日登楼赋未成”,意思是说夕阳西下时,登高望远,却还没有写出什么佳篇名句。
诗人以“山云”“江草”为意象,以“白云”“青草”为背景,通过写景抒情,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