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驾远行迈,迢迢事东游。
纫兰思楚泽,结荷忆吴洲。
岖嵚遵怕麓,迤逦凌燕陬。
所历无停迹,居然隘九州。
投志在道义,脱剑为谁酬。
念子宿昔交,欲去复淹留。

注释

  1. 促驾远行迈,迢迢事东游:催促驾车远行,踏上漫长且遥远的东方之旅。
  2. 纫兰思楚泽,结荷忆吴洲:用兰草来思念在楚地的友人,用荷叶来记起在吴地的朋友。
  3. 岖嵚遵怕麓,迤逦凌燕陬:崎岖曲折的山路让人害怕,但依然继续前行,穿越燕国的边界。
  4. 所历无停迹,居然隘九州:经历了许多地方,没有停下来休息,反而到达了九州之地。
  5. 投志在道义,脱剑为谁酬:立志于道义,脱下剑是为了报答他人。
  6. 念子宿昔交,欲去复淹留:想念过去的朋友们,想要离开却又停留不前。

译文

  1. 催你快走远行,要你在遥远的地方去东游。
  2. 用兰花怀念在楚地的朋友,用荷叶想起在吴地的朋友。
  3. 曲折的山路让人感到恐惧,但还是继续前进,穿过燕国的边界。
  4. 经过了许多地方,没有停歇下来,反而来到了九州之地。
  5. 立志于道义,脱下剑是为了报答他人。
  6. 想念过去的朋友们,想要离开却又停留不前。

赏析

这首诗以“留别榆关知己”为题,表达了作者在告别榆关(今辽宁朝阳)时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不舍。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交织来表达情感。

首句“促驾远行迈”点明了主题,即催促友人上路远行。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第三句中的“纫兰思楚泽”,运用了兰花这一象征性的物品,象征着对楚国友人的思念;而“结荷忆吴洲”则通过荷叶来回忆吴地朋友。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作者描述了旅途的艰难:“岖嵚遵怕麓”,描绘出旅途中遇到的险峻景象;“迤逦凌燕陬”,则是对前方路途的延伸。这些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

最后两句“所历无停迹,居然隘九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他不仅希望好友能够继续前行,更期待好友最终能够抵达九州之地。这种期盼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理想追求的一种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事的交织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道路的思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