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尚余景,乔木故乡陌。
谁云客不归,今归转如客。
村犬吠路隅,室人避门隙。
入户恍有存,依然旧四壁。
始归人意新,邻里皆来觌。
交谴我何言,谁复闵行役。
兴念及殇儿,生未谙行迹。
梦寐何由通,徒闻人所惜。
别时种园树,过墙盈几尺。
且复息其阴,泪沾衣上碧。
【注释】
①渡口:渡口是行人过河的地方,此处泛指家乡的渡口。
②乔木故乡陌:故乡的小路两旁长满了树木。乔木,高大的树木。
③客不归:客居他乡的人没有归来。
④转如客:反而如同客人一样。
⑤犬吠路隅:村中的狗在路边吠叫。
⑥室人:家内的人。
⑦四壁:四面墙壁。
⑧始归人意新:刚回家时人们的心情很新鲜。
⑨邻里皆来觌:邻居们也都来看望我。觌(dí),见面。
⑩交谴(qiǎn):互相责备。
⑾谁复闵行役:谁还能同情我的远行。闵,同“悯”,同情、怜悯。
⑿生未谙行迹:孩子还不懂得行走的道路。
⒀梦寐何由通:做梦的时候,我怎么能与你相通呢?梦寐,指梦境。通,沟通。
⒁徒闻人所惜:只知道人们对我有所思念和爱惜。
⒂别时种园树:分别时你在园中种下了树苗。
⒃过墙盈几尺:这些树苗已长到墙上好几尺高了。
⒄且复息其阴:暂且让我在树下休息一下吧。
⒅泪沾衣上碧:泪水已经打湿了衣服上的绿布衣。
【赏析】
《到家》是王建所作七言绝句组诗《江南曲》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极其简炼的线条勾勒出自己离家在外的苦闷心情及对家乡的眷恋。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写一个久客他乡的人,终于回到家园,但家门依旧,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然而内心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与空虚。此诗语言朴实,风格朴素淡雅,情感真挚而深切,是一首表现旅人思乡之情的佳作。
第一联“渡口尚余景,乔木故乡陌”写诗人渡过江后,仍能看到渡口的景象,故乡的小路上长满了树木。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仍然能够看到故乡的美丽景色,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思乡之情。
第二联“谁云客不归,今归转如客”写诗人回到家乡之后,发现一切都没有变。虽然自己离开了家乡很久,但是回到家里,却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像是自己从未离开过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三联“村犬吠路隅,室人避门隙”写诗人回到家乡后,发现家人都已经回到了家中,只有自己的家人还在门外躲避着陌生人。这一情景让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助。
第四联“入户恍有存,依然旧四壁”写诗人进入家门后,发现自己仿佛还在那个熟悉的家里一样,一切都没有变。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五联“始归人意新,邻里皆来觌”写自从诗人回到家之后,邻居们都来拜访他。这句诗表达了邻居们对诗人的关心和支持。
第六联“交谴我何言,谁复闵行役”写诗人回到家后,发现邻居们都来向他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忧虑。诗人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只能默默听着他们的诉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邻居们的同情和理解。
第七联“兴念及殇儿,生未谙行迹”写诗人回忆起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还没有学会走路和说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忧。
第八联“梦寐何由通,徒闻人所惜”写诗人在梦中也无法与孩子相见,只能听到人们对孩子的思念和关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深眷恋。
第九联“别时种园树,过墙盈几尺”写诗人在离别家乡时,在园中种下了许多树苗,如今这些树苗已经长到了墙上,有几尺高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己不能常回故里的无奈。
最后一句“且复息其阴,泪沾衣上碧”描绘了诗人在树下休息的情景,泪水打湿了衣服上的绿布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