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日幽兰发,良人到白云。
韶光真共惜,芳气欲相分。
酌我泉之洁,听他鸟已纷。
深谈花是雨,未遣世间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上下文把握形象特点;然后仔细阅读诗句并利用诗中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要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意。

魏孔时过幽兰寺:魏孔时是唐代诗人,名不详,字不详,号东川,约公元七五五年前后在世(一作公元756年前后在世),成都人,与韦庄、郑谷同为前蜀著名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与郑谷齐名,号称“郑郑”。《全唐诗》收录其诗四卷。此诗当作于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春末夏初,即公元886年。魏孔时曾官至太仆少卿。公元883年冬,宦官黄枢欲谋害昭宗,事败后逃往四川,依附于王建。王建建立的前蜀国号大梁,以成都为东京,魏孔时任太仆卿。公元886年春,魏去东京赴成都,途经幽兰驿,写下了这首《宿幽兰寺》。幽兰寺位于今成都市郊,为古迹名胜。

煦日幽兰发:阳光下幽兰花开放。煦,温暖。

良人到白云:我的爱人来到白云之中。良人,对妻子的美称。

韶光真共惜:美好的时光值得珍惜。韶光,美好的时光。

芳气欲相分:芬芳的气息将要分离。芳气,芳香的气息。

酌我泉之洁:用这泉水来洗涤我的清白。酌,斟满的意思。

听他鸟已纷:听着鸟儿们已经喧闹起来。

深谈花是雨:仔细地听,好像花儿在细语。深谈,仔细地倾听。

未遣世间闻:没有让世人听到。遣,让。

赏析:

首联:“煦日幽兰发,良人到白云。”两句写幽兰盛开的情景,渲染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煦日”二字点明季节,“幽兰”指幽兰寺的香花。“发”字写出了幽兰生长的顽强。幽兰是高洁的象征,这里借以表明诗人自己高洁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良人”,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云”是天上流动的云雾,这里比喻人的行踪不定。“到白云”表明诗人的高尚品德如同白云一样洁白,不受世俗玷污。

颔联:“韶光真共惜,芳气欲相分。”两句进一步写幽兰的香气。诗人把香气想象成有生命的生物,它们不愿与周围的空气分开,想把它全部带走。“韶光”指美好的时光,也指春天的风。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拂着我,我不禁想起了那幽兰。“芳气”指的是幽兰散发的香味,这里也比喻诗人自己高雅的品质。“欲相分“意思是想把香气都带出去,说明诗人对幽兰的珍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真共惜”表明诗人认为幽兰的香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他珍视着它。

颈联:“酌我泉之洁,听他鸟已喧。”两句描写幽兰寺周围的景色。“泉之洁”是指泉水清澈见底。“喧”指鸟儿鸣叫声嘈杂。“听”意为聆听,这里是说鸟儿的鸣叫声很响亮。诗人在这里表现出自己清静的心态。“酌”字用得非常巧妙,诗人把泉水当成了酒杯,仿佛在品味泉水的味道。“泉之洁”表明泉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让人心旷神怡。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清高的人,他愿意像泉水一样纯洁无瑕。“喧”字表明鸟儿们的鸣叫声很热闹。“听”字表明诗人愿意聆听鸟儿们的欢歌笑语。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宁静的心情。“深谈花似雨”意思是诗人在静静地聆听着鸟儿们的歌唱,仿佛听到了花儿们在轻声细语。“未遣世间闻”,意思是说诗人不愿意把鸟儿们的歌声传出去让世人听见。“遣”的意思是让,这里是说不想让鸟儿们的歌声传遍世界。

尾联:“深谈花是雨,未遣世间闻。”“深谈”一词用得十分精妙,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深沉的人,他愿意像花儿一样默默地绽放。“未遣世间闻”意思是说诗人不愿意让世间的人们知道花儿的开放情况。“遣”的意思是让,这里是说不想让人们看到花儿的盛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