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毗陵守,无如公最贤。
化行风偃草,心静月当天。
士颂真君子,民歌大有年。
熙熙并皞皞,史笔恐难传。
【注释】
见说:听说。毗陵,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北。守,太守。公:这里指陈虚庵。贤:贤明。偃草:使草木停止生长。心静:指心态平和。史笔:史官的笔,即史官之书。
【赏析】
《次韵挽陈虚庵二首》,这是一首悼念友人陈虚庵的诗。作者对友人的才华十分钦佩,称赞其为真君子,为民歌咏;而对其去世感到惋惜,希望他的名字能流传千古。
“见说毗陵守,无如公最贤”,诗人听说陈虚庵是毗陵(今江苏省宜兴市)的太守,便认为他是最为贤能的人。这里的“贤”字,既是指陈虚庵的政治才能,也是指他为人的品行。
接下来三句“化行风偃草,心静月当天”,描述了陈虚庵治理政务的效果和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当地的社会风气得到改善,百姓安居乐业;而他本人则以一颗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后诗人又进一步赞美陈虚庵的人品:“士颂真君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陈虚庵品德的敬佩之情。在这里,“士”指的是当地百姓,他们对陈虚庵的评价非常高。
最后两句“民歌大有年,熙熙并皞皞”,则是诗人对陈虚庵一生政绩的概括。他治理下的民众生活安定、幸福,人们相互和睦相处,一片繁荣景象。这里的“熙熙”、“皞皞”都是形容人民的生活安宁、和谐。
【翻译】
听说你是毗陵太守,没有比你更贤明的人了。
你治理政务有成效,使风向停止生长,心情平和地仰望明月。
百姓称颂你是真正的君子,百姓歌唱美好年华,长久不息。
你治理下的地方人民生活安宁、和谐,历史记载恐怕难以流传你的美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