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历历露为霜,独宿瑶宫夜未央。
树色暗浮天仗外,香烟遥接御炉傍。
钧天月上闻长乐,玉漏风移出建章。
不遇武皇行幸日,空怜头白滞为郎。
【注释】
- 省中直宿:指皇宫禁中直宿的卫士。省,官署。直宿,值班宿卫。2. 疏星:稀疏的星辰。3. 露为霜:夜露凝结成霜了。4. 独宿瑶宫:独宿在华丽的宫殿里。瑶宫,指帝王居住的地方。5. 树色:指宫廷里的树木。天仗:指仪仗。6. 建章:指汉宫名。7. 不遇武皇行幸日:没有遇上皇帝出行的日子。武皇,汉武帝名。8. 长乐:长乐宫。9. 玉漏:指计时器。风移:风吹过。10. 建章宫:指汉代宫殿名。玉漏、钧天:均为计时器名。11. 玉漏风移出建章:玉漏(计时器)风动时从建章宫传出声音。12. 空怜:徒然地怜惜。13. 头白滞为郎:白白地做了郎官。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卫士值夜班的情景和对皇帝的怀念之情。诗前四句写夜深值夜班的守卫所见景色;后四句写因思念皇帝而引起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风格明快,用词精炼,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之一。
“疏星历历露为霜”,意思是说稀疏的星星点点,夜露凝成白霜。这两句写深夜值宿时看到的夜景,点出了时间是深秋时节,寒气逼人,霜降了。
“独宿瑶宫夜未央”,意思说独自住在华丽的宫殿里,夜还没有结束。这两句写值夜班的守卫孤独寂寞,夜已深了还未能休息。这里用了典,“瑶宫”指皇帝所居的宫殿;“未央”指未完。
第三联写值夜班看到的景象,树上的树影隐约地浮现在天空之外,香烟袅袅升起,与御炉相接。
“钧天月上闻长乐,玉漏风移出建章。”意思是说天上明月高悬,听见了远方传来的长乐宫的音乐。风声吹动着玉漏,传到了建章宫中。
第四联写诗人因怀念皇帝而产生的感触,没有遇到皇帝出巡的日子,只能徒然地怜惜自己老了却仍然当上了郎官。
这首诗是诗人值夜班时写的。诗的前四句写深夜值宿所见景象。第一句写深夜时分,稀疏的星星点点,夜露凝成白霜。第二句写守卫独自住在华丽的宫殿里,夜还没有过去。第三句写守卫看见树影隐约浮现在天空之外,香烟袅袅升起,与御炉相接。
后四句写守夜时所思之事。第四句写天上明月高悬。第五句写远处传来了长乐宫的音乐。第六句写风声吹动着玉漏,传到建章宫中。后四句写诗人因此产生的感触。第七句写没有遇到皇帝出巡的日子,只好徒然地怜惜自己老来仍做郎官。
这首诗是写诗人值夜班时看到的景物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慨。前两联主要写景,三四联转入抒情,最后两联由情入景,又回到写景,前后呼应。
首联“疏星”、“露”二句,写深秋之夜,银河耿耿,寒气袭人,露水结成了冰珠。这是作者值夜班时所看到的夜景。
颔联“独宿”、“天仗外”、“烟”、“御炉傍”,写作者独宿于瑶光殿内,夜深人静,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天边的一轮明月在缓缓移动,隐隐约约地映出瑶光殿的影子;殿外的香烟袅袅上升,似乎连着殿内的御炉。这是作者想象中的夜景。
颈联“钧天”、“玉漏”,写作者想象中天上的乐曲和计时器发出的声响。
末联“武皇”、“长乐”、“玉漏”、“建章”,写作者想象中汉武皇帝在长乐宫宴饮作乐,听到计时器的声音,从建章宫走出来的情景。这两句是尾联,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了典故和想象,把一个守夜人在月下思念皇上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神往。
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相间,意境优美,风格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