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
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
朝鸡官马俱无用,嬴得工夫是晏眠。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是明朝诗人吴宽所创作的一组诗。下面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内容:

  1. 第一句:濯足梳头旧有缘,更教午睡学坡仙。
  • 濯足梳头:濯足和梳头,都是古代文人雅趣,表示生活简朴,注重精神世界。
  • 旧有缘:表明这些行为与过去的经历有关,可能是一种习惯或情感的寄托。
  • 更教午睡学坡仙:学习唐代诗人苏东坡的生活方式,午睡也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1. 第二句:一身自足三间屋,百岁谁增半亩田。
  • 一身自足:意味着自己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不依赖外界。
  • 三间屋:虽然不多,但足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 百岁谁增半亩田: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1. 第三句:遇壑便回忧险地,看云高坐爱晴天。
  • 遇壑便回忧险地:遇到险峻的地形就会感到不安,反映出对危险的担忧。
  • 看云高坐爱晴天:在晴朗的天空下欣赏云彩,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1. 第四句:朝鸡官马俱无用。
  • 朝鸡:早晨的鸡声,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官马俱无用:官场上的车马都失去了作用,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1. 第五句:嬴得工夫是晏眠。
  • 嬴得工夫是晏眠: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充足的休息时间。
  1. 第六句:此身真喜置吾庐,尚有床头一束书。
  • 此身真喜置吾庐:对于吴宽来说,拥有自己的房子是一种幸福,象征着独立自主的生活。
  • 尚有床头一束书:床头有书,意味着知识与文化的陪伴。
  1. 第七句:海口潮生知进退,天心月到识盈虚。
  • 海口潮生:比喻人应顺应时势的变化,像潮水一样自然进退。
  • 天心月到识盈虚:天象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的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这些规律,了解事物的变化。
  1. 第八句:已辞朝士还通讯,欲就渔翁更卜居。
  • 已辞朝士还通讯:辞去朝廷的工作,选择与自然为伍的生活方式。
  • 欲就渔翁更卜居:想要像渔夫一样过隐居的生活,追求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吴宽的《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自然和文化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组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