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次韵任太常致仕留别五首
晏眠不觉过残冬,枕上哦诗仿鲍溶。
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
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
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
注释: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了残冬,在枕上吟咏诗歌,模仿鲍溶的风格。仍然喜欢隐居的生活,不愿意将自己的姓名和名声带入官场。太阳升起时,尘土飞扬,人们为了利益而奔波;树荫底下,只有我一个人耕种田地。我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与众不同,到了深夜我梦见了自己如同松树一样坚韧、高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任太常在致仕留别时所作。他以自己的身份来写,抒发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清贫自守的人生观。
第一句“晏眠不觉过残冬”,意思是说,不知不觉地已经到了冬天,已经过了一个长长的夜晚。这里的“晏眠”是指晚上的安眠,“不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过残冬”是指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即将来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第二句“枕上哦诗仿鲍溶”,意思是说,我在夜晚的枕头上吟诵诗歌,试图模仿鲍溶的风格。这里的“哦诗”是指吟诵诗歌,是一种传统的诗歌创作形式。“仿鲍溶”表示模仿鲍溶的风格,鲍溶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富有个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愿望。
第三句“犹喜形骸从小隐,肯将名姓入斜封”。意思是说,我仍然喜欢隐居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和名誉带进官场。这里的“形骸”是指身体和外表,“小隐”表示隐居,“斜封”是指官府文书上的印章,通常与官方文件有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第四句“日中尘满争为市,树底阴多独课农”。意思是说,太阳出来的时候,尘土飞扬,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树下阴凉的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在耕作。这里的“争为市”是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忙碌,“课农”是指农民在田间劳作。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画面,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和付出。
第五句“应笑丁公偏差异,夜深腹上梦生松”。意思是说,我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与众不同,到了深夜我梦见了自己如同松树一样坚韧、高洁。这里的“丁公”是指某人或某种人,“偏差异”意味着与众不同,“梦生松”表示梦中出现了松树的形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并不如梦境中的松树一般坚韧和高洁。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生活的描绘和对名利观念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人生理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