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频将蜡炬然,翻因夜短不成眠。
趋朝何补君恩渥,出舍聊将吏役牵。
马秣未看腾枥上,鸡栖谁听语埘边。
江南一枕无残梦,欲向司农谢俸钱。
【解析】
此为七绝,前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的原因;第三句写诗人夜不能寐的缘由;第四句写诗人夜不能寐的缘由;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廉使的感激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质朴而富有情趣,表现了诗人对廉使的感激之情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答案】
译文:月黑时频繁点起蜡烛照明,翻因为天短无法入眠。趋朝哪里能补君恩厚,出舍只把吏役牵。马槽里没有看它奔腾上,鸡栖旁谁听它叫唤边。江南一梦无遗梦,欲向司农谢俸钱。
赏析:
首联写诗人夜不能寐的原因。“月黑”是夜晚的景致,而“频将蜡炬然”则写出了诗人在黑暗中点灯的情景。“翻因夜短不成眠”,说明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夜短”。这句诗表面看似平淡实却暗含深意,既写出了诗人的孤苦处境,又写出了诗人对廉使深深的感激之情。
颔联写诗人夜不能寐的缘由。“趋朝何补君恩渥”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朝中的无奈,也写出了诗人对廉使深深的感激之情。“出舍聊将吏役牵”,写出了诗人在离开家时,不得不把官吏的差事带在身边,只能让马儿、鸡儿陪侍左右,这是何等凄凉!
颈联写诗人夜不能寐的缘由。“马秣未看腾枥上”,写出了诗人骑马时,马儿还没有被喂食,所以诗人只能在马槽里等待,直到看到马儿吃好食后才肯离去;“鸡栖谁听语埘边”,写出了诗人在听到鸡鸣声时,才能安心地进入梦乡。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尾联抒发情感。“江南一枕无残梦,欲向司农谢俸钱”,写出了诗人在梦中,梦见自己回到故乡,在江南一枕无忧无虑。然而,当醒来后,诗人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梦境,而自己依然要为生活奔波劳作;于是,他决定向司农请求辞官归隐,感谢他的俸禄。这一节,诗人用典,写出了自己对廉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淡泊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