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风寒已早来,隔墙俄见赤云堆。
并头两树长相倚,屈指三春始得开。
曲水少年谁复探,公门今日要兼栽。
莫言结实供人啖,破核还堪作药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杏花信风寒已早来,隔墙俄见赤云堆。”
  • 注释:杏花预示着寒冷的早春已经到来。
  • 译文:杏花的消息(指春天来临)已经提早了,隔着墙头突然看见红色的云朵像山一样堆积着。
  1. “并头两树长相倚,屈指三春始得开。”
  • 注释:两棵杏树并排生长,相互依靠。
  • 译文:两棵杏树紧紧相依,到了三月里才能开放。
  1. “曲水少年谁复探,公门今日要兼栽。”
  • 注释:曲水流觞的青年们谁还去探索?今天要在官府中栽种。
  • 译文:弯曲的小溪边的年轻人谁还会探寻呢?今天是在官府里种植。
  1. “莫言结实供人啖,破核还堪作药材。”
  • 注释:不要认为结出的果实可以供人们食用。
  • 译文:虽然果实可以食用,但果核也可以用来作为中药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时节,杏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第一句中的“杏花信风寒已早来”透露出早春的气息,而“隔墙俄见赤云堆”则形容了天空中云彩的颜色和景象,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第二句“并头两树长相倚”通过“并头”这个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两棵杏树互相支撑、共同成长的和谐关系。第三句“屈指三春始得开”则表达了杏花开放需要一定的时间,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等待和细心培育的过程。最后两句“曲水少年谁复探,公门今日要兼栽”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追求,他们在闲暇之余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参与到农业生产之中,体现了一种和谐共处的社会风气。诗中还提到了“莫言结实供人啖”,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对食物来源的思考,即不单单满足于果实的食用,也要关注其药用价值,这种思想在当时是有一定前瞻性的。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