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钟磬罢,香灺几曾残。
好月明窗漏,灵风动刹竿。
人心灯下静,草屋夜中寒。
一自闻方响,禅床睡未安。
【解析】
“帆园”即“法舫”,“大悲道场”是佛寺,“同谦”是作者自号。“宿客寮”即“禅房”,是和尚们住宿的地方,“分赋”是指分韵赋诗。
【答案】
帆园修建大悲道场同谦长侄宿客寮分赋
帆园钟磬罢,香灺几曾残。
好月明窗漏,灵风动刹竿。
人心灯下静,草屋夜中寒。
一自闻方响,禅床睡未安。
译文:
(1)在法舫上修造了大悲道场,与同谦侄子一起住进了僧人的客舍。(2)我听到寺院里传来阵阵钟磬声,那香炉里的熏香已燃尽。(3)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房间,一阵清凉的空气吹拂过佛像前的幡幢。(4)在寺庙里修行的人,心境宁静,心如止水;而草房里的僧人则夜深人静时分感到寒气袭人(5)自从听到了那悠扬的方响,我就再也没有安稳地进入梦乡。(6)禅床上铺着厚厚的被褥,我却辗转难眠,无法入梦。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潮州知州期间,时为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诗人应潮州知州苏轼之请,赴郡视事,因见郡城东有法船院,遂取以名堂。此诗即为其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佛教净土宗思想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自然,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