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柳青槐拂短篷,都门到日又秋风。
君王内殿心应喜,革履听来迥不同。

【注释】

①郑珠江:即郑琰,唐末进士,曾官至工部郎中。②简讨:指对人的慰问。③都门:京城。④革履:旧时鞋底用皮革制成。⑤迥不同:与平常迥然不同。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932年的秋天,诗人从江西赣州赴京师途中,偶遇郑琰,因郑琰是唐末进士,故诗人有感而发,写就了这首送别诗。

首句“碧柳青槐拂短篷”,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秋景图。碧柳青槐,都是秋天里常见的植物,它们在秋风中摇曳,给短篷船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旅程的兴奋心情。

颔联写抵达京城后的情景。“都门到日又秋风”,意思是说,当诗人抵达京城的时候,又是一阵秋风。这里的秋风,既是指自然界的秋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失落。

颈联是诗人直接抒情的部分。“君王内殿心应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待和祝愿。这里的君王,可以理解为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心中的理想化人物。而“心应喜”则表明了诗人对君王的深深期望。

尾联“革履听来迥不同”,则是诗人对自己即将踏上征程的感慨。这里的革履,指的是旧时的鞋子,旧时鞋子是用皮革制成的,而现在的新鞋子则是用布做的。这里用“革履”、“新鞋”两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