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无谐俗骨,雅性在山水。
江淮与河汉,涉历非今始。
暮春理轻策,忽来五千里。
今陵旧陪京,严城高百雉。
我行骑敝驴,落日过都市。
父老为我言,未语先垂涕。
六街址尚存,高台平似砥。
宫阙禾黍中,瑟瑟秋风起。
独有秦淮流,千年不复改。
异哉秦始皇,金埋王气死。
天道本好还,二世亦已耳。

【注】1.谐俗骨:随世俗的骨头。2.雅性在山水:高雅的情趣在于山水。3.河汉:银河。4.陪京:陪都,陪都即陪都京城。5.垂涕:流泪。6.六街址尚存:指秦朝时京城的街道遗址。7.高台平似砥:指秦朝时皇宫的高楼台榭,像磨刀石一样平坦。8.瑟瑟秋风起:形容秋风凄凉、萧瑟。9.异哉秦始皇:对秦始皇的奇异之处表示惊异。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游览金陵古迹,联想到历史上的秦始皇,感慨于历史的变迁而发出的感叹。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首联“生无谐俗骨,雅性在山水”,诗人以“生无谐俗骨”来表明自己的清高品格;以“雅性在山水”表达自己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操。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也揭示了他的生活理想。

颔联“江淮与河汉,涉历非今始”写诗人经过江淮和黄河,看到黄河如巨龙般的壮观景色,不禁发出赞叹声。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之意。

颈联“暮春理轻策,忽来五千里。”写诗人在暮春时节,骑着驴子来到江南地区。这一句既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尾联“父老为我言,未语先垂涕。”写诗人听到当地百姓谈论秦始皇的故事,不禁泪流满面。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秦始皇暴政的评价,以及对人民的同情之心。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这首诗虽然只是短短几十字,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通过对金陵古迹的描写和对秦始皇的评价,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的追求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