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下平芜,天空楚月孤。
西风吹叶落,秋色在南湖。
欲学长沙傅,投书屈大夫。
三湘哀怨地,怀古独踌蹰。

诗句释义

1 “一雁下平芜”:描述一只大雁从天空中飞过,落在了平坦的草地上。”平芜”指的是草地平坦且荒芜。

  1. “天空楚月孤”:形容天空中的月亮明亮而孤独,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思念远方的家乡或朋友。”楚月”可能指楚国的月亮,也可能是因为月亮在楚地特别明亮。
  2. “西风吹叶落”:描写秋风扫过湖面,树叶随风飘落的景象。”西风”是来自西方的风,而”叶落”则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
  3. “秋色在南湖”:指出秋天的色彩和气息弥漫在整个南湖之中,可能是由于湖水的清澈和秋季的变化。
  4. “欲学长沙傅”:表达出诗人有志于像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长沙傅一样,通过投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或不满。
  5. “投书屈大夫”:提到投书给历史上因直言进谏而遭受冤屈的楚国大夫屈原。这反映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钦佩。
  6. “三湘哀怨地”:提到三湘地区(湖南的别称)充满了哀愁之情。这里的”哀怨”可能是指当地的人民生活困苦或政治上的不满。
  7. “怀古独踌蹰”:表达了诗人独自站在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前,沉思和怀念古人的情感。”踌蹰”是停留、徘徊的意思,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译文

一只大雁正掠过平坦的草地,天空中明亮的楚地月亮显得格外孤单。
西风吹起了落叶,秋天的气息弥漫在南湖上空。
我渴望效仿长沙傅,向屈大夫投送信件。
三湘大地充满哀怨,我独自徘徊,沉浸在古人的故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及过往历史的深切怀念与政治理想的追求的作品。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与历史文化元素,如大雁、楚月、西风、落叶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深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以及对古代人物屈原投书的提及,展现了其对历史与文化深厚的感情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定立场。此外,诗中的“三湘哀怨地”和“怀古独踌蹰”部分,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情感的复杂性和深沉的思索,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抒发和对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