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登坛日,衣冠建国秋。
东官隆士礼,西苑上才游。
白雪沉巴里,黄云暗女牛。
雅亡离黍降,肠断忆西周。
【注释】
风雅登坛日:指周代《诗经》的“风雅”两篇,即《周南》《召南》和《国风》。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雅,指《诗经》中的《大、小雅》。
衣冠建国秋: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衣冠是古代士人的服饰。建国则指封国建邑,这里指的是诸侯国的都城。
东宫隆士礼:指在周公旦辅佐下建立的鲁国。鲁国是东周王朝的发祥地,故称鲁为东宫。
西苑上才游:指在周公旦辅佐下建立的齐国。齐,古国名。苑,指苑囿。上才游,指文采风流。
白雪沉巴里,黄云暗女牛:语出汉扬雄《长杨赋》,“白雪沉郁而不纷,黄云斐亹而曼延”。沉,指沉潜;斐,指繁盛;霏,指飘洒;靡,通“迷”,消散;靡靡,即靡靡之音,淫荡的乐曲;曼延,即曼衍,延续不断。
雅亡离黍降:语出晋陆机《赴山阳途中作》:“黍离哀王季。”离,本义是禾苗离开根茎,引申为离散。黍,本义是黍类植物,引申为丧事。
肠断忆西周:语出《诗·小雅·北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西周,指西周王朝。
【赏析】
此诗题一作“读南园五先生集有感”,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对《诗经》中风(风雅)与雅(大、小雅)两篇的深厚感情。
首联起句“风雅登坛日”一句点明题旨。作者从“风雅”两篇入手,说明自己对这两个篇章的喜爱之情。“登坛”二字,意谓登台拜祭,这是对风(国风)、雅(大、小雅)的崇敬之情的表达。风、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也是《诗经》的基本体裁,因此作者把二者并列起来,表明自己对这两部经典著作的重视。
颔联“衣冠建国秋”,进一步展开对“风雅”两篇的颂扬。作者指出,春秋时期正是周王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但在这个大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周公旦辅佐下的鲁国却能够建立礼仪之邦,成为天下的典范。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鲁国能够重视并遵循礼制的缘故。同时,作者也指出了齐、郑等国虽然在文化方面有所建树,但仍然不能与之相比拟。
颈联“东宫隆士礼”一句,作者又提到了周公旦辅佐下的鲁国。这里的“士礼”,指的是鲁国的礼乐制度。鲁国作为东周王朝的发祥地,其礼乐制度自然是最为完善和完备的。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周公旦辅佐下的鲁国的钦佩之情。
尾联“白雪沉巴里,黄云暗女牛”一句,则是作者对《诗经》中风(国风)部分的颂扬。这里的“白雪”和“黄云”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白雪象征着纯净、高雅,黄云象征着庄重、肃穆。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诗经》中风(国风)部分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经》中风(国风)和雅(大、小雅)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通过对周公旦辅佐下的鲁国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周王朝文化的认同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