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猎猎下微霜,鸿雁南来趁稻粱。
飞到南天天尽处,浪传飞不过衡阳。
【注释】
猎猎:风声。
鸿雁南来:鸿雁是候鸟,秋天往南飞,冬天往北回。
浪传:到处传说。
衡阳:山名,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思归的七绝诗。首句描写了秋风吹起时树上飘落的霜花的景象;第二句写大雁向南飞去,趁稻粱成熟的季节,到了傍晚就飞过南方;第三句说鸿雁飞到天边,浪迹天涯,但终究飞不过衡阳山;末句说雁群飞得再远也飞不过衡阳山。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阴风猎猎下微霜,鸿雁南来趁稻粱。
飞到南天天尽处,浪传飞不过衡阳。
【注释】
猎猎:风声。
鸿雁南来:鸿雁是候鸟,秋天往南飞,冬天往北回。
浪传:到处传说。
衡阳:山名,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景、思归的七绝诗。首句描写了秋风吹起时树上飘落的霜花的景象;第二句写大雁向南飞去,趁稻粱成熟的季节,到了傍晚就飞过南方;第三句说鸿雁飞到天边,浪迹天涯,但终究飞不过衡阳山;末句说雁群飞得再远也飞不过衡阳山。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注释】 风雅登坛日:指周代《诗经》的“风雅”两篇,即《周南》《召南》和《国风》。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雅,指《诗经》中的《大、小雅》。 衣冠建国秋: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衣冠是古代士人的服饰。建国则指封国建邑,这里指的是诸侯国的都城。 东宫隆士礼:指在周公旦辅佐下建立的鲁国。鲁国是东周王朝的发祥地,故称鲁为东宫。 西苑上才游:指在周公旦辅佐下建立的齐国。齐,古国名。苑,指苑囿。上才游
诗句原文: 湘阴谒三闾庙 其一 遗像缘虫篆,空廊污燕泥。 浮湘魂不散,归郢路长迷。 帝子山如黛,王孙草又萋。 千秋有遗恨,长在武关西。 翻译: 在湘阴县拜祭三闾庙时,我看到了屈原的雕像,上面刻着古老的虫形篆文,而走廊却被燕子的粪便弄脏了。 我漫步在汨罗江畔,心中无法平静,因为我知道屈原的魂魄还在这里游荡。 我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帝子山,就像一位女子的眉毛一样美丽
诗句注释 1 相闻凤城曲:指听到凤凰古城的曲调。 2. 相识粤城阴:指与广东(古称粤)有缘。 3. 赠我如兰芷:将我比作芳香的兰花和芷草。 4. 投君匪石心:献给你如同石头一样的忠诚之心。 5. 花田期素月:希望在花开如锦的花田等待月亮出现。 6. 纸帐对鸣琴:在纸上搭建帐篷,对奏琴声。 7. 别后如相忆:离别之后好像一直在思念对方。 8. 秋风寄短吟:用秋风作为媒介,写下简短的诗篇表达思念之情
【注释】 湘阴:地名,今湖南岳阳县。 谒三闾庙:祭祀屈原的庙宇。三闾:指屈原。春秋时期楚人称官位为“闾”,屈原曾任左徒(太傅)之职,故称。 巫阳:屈原弟子。招不返:召不来。 魂气傍湘东:魂灵飘荡在湘江之东。 宿莽中洲尽:长满了野草的中洲已全部被淹没。 长楸故国空:长楸树已经没有了故国的踪迹。长楸即樟木。 悲歌荐兰芷,憔悴想形容:用《楚辞》中的“悲歌”和“蕙草”、“茝兰”
【注释】 曲江:即曲江池,是唐玄宗的行宫所在地。南园:指中书省南面的南园。五先生:指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五人。感赋:感慨作诗。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正始:汉献帝的年号(215-220),这里泛指东汉。吴闽:指南方地区。关洛: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前型:前代的典范。悲风蔓草平:指国家政治腐败,奸佞当道,民不聊生。 【赏析】
【注释】 痛哭辞京洛:痛哭辞别京都长安。屈贾:指屈原和贾谊。二大夫祠,在长沙,是为纪念这两位古代的贤人而建。 汨罗:即汨罗江,在今湖南省。 楚汉文章贱,潇湘哀怨多:楚国、汉朝的文章被认为低劣,而潇湘一带(湖南)的诗歌却充满哀怨。楚汉:指战国时楚汉相争。 斜阳临水国,灵雨散山阿:夕阳映照着湖面,细雨洒落在山冈。 弭节:驻车。荒祠:破败的祠堂。 九歌: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 赏析:
【解析】 此为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吴山的愉快情景。 首联“淹留浑不惜,门馆谢家幽”,意为:我在这里逗留的时间毫不吝惜,因为这里是谢家的门馆,非常幽静。淹留指长时间地居留,浑不是指完全不,而是说一点也不吝惜;谢家指的是谢灵运家族,是东晋时著名山水诗人、政治家、辞赋家。这句意谓我在此地停留时间毫不吝啬,是因为这里如谢家一样幽雅宜人。 颔联“傍柳纡三径,当城出小楼”,意为
诗句注释及赏析 三冬随计吏,五作献长杨。 注释: 冬季跟随官员记录事务(计吏),五年间多次在朝廷上献诗(作)。 赏析: 描述了作者在冬季随计吏前往京城,以及在五年间五次向皇帝进献诗歌的经历。 向北飞杉贵,辞南细芷香。 注释: 北方的树木因寒冷而生长得更加高大挺拔(飞杉),南方的植物香气更为浓郁。(“细”是形容词,形容草木) 赏析: 表达了对不同地域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赞美
【注释】 寿 指祝寿;黄皞庵五十一:是说黄皞庵年过半百,又逢五旬之期,故特为祝贺。令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泛指春节,也即岁首的元日。君先:在您前面。洪厓:高山峻岭。云霄:形容极高之处。拍肩:打躬作揖。松柏咏:颂扬松、柏等常青植物。菊花筵:用菊花做的宴席。常侍:常常侍奉。佳句:美好的诗句。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为他的好友黄皞庵贺五十大寿所作。诗中以“五旬同览揆”起兴,赞其“令节让君先”
【注释】 琼台:即指京城,这里泛指京城。芳草发,春草萌生,比喻青春的焕发、生命力的旺盛。游子:离家远行的游子,指诗人自己。恋春晖:依恋着春天的美好时光。南风:暖和的风。孤帆破浪飞:一叶孤舟在波浪中前进。离情不可极:离别之情没有尽头。春梦送将归:春天美好的梦境被送走了。想到庭闱日:想起家中的日子。庭闱,指家内;闱,同“闱”,考试的意思。飞花衬彩衣:飘零的花瓣衬托着五彩的服装,形容春天景色的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内容,然后逐句分析,结合题目要求,注意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该联运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含义,最后赏析其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的回答要立足诗歌主旨,抓住关键词分析即可。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首句写女子出嫁,丈夫不在家;次句写女子思念夫婿,想和他相会于长堤上浣纱
注释: 越客:指从越州(今绍兴)来到这里的旅客。浮:漂浮。五石瓠:一种用五石制成的水器,能盛五石的水。潇湘:泛指湖南一带。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湖泊。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暮雨:傍晚的细雨。绝:断绝。君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为名胜古迹。鹧鸪:鸟名,又名“鹁鸠”,形似鸳鸯而稍小,色白而带黑斑,鸣声凄厉。译文: 越州的客人刚用五石制的水器舀了水,潇湘的细雨就淹没了洞庭湖畔。
无题 章台传下楚宫妆,五色罗裙匝地长。 自是南隅秦氏女,不将游冶作东方。 注释: 章台:古代地名,在今陕西长安附近。 楚宫妆:指楚汉相争时,项羽的美人虞姬所化的美女妆。 五色罗裙:五彩丝织成的裙子。 匝地长:形容裙子很长,像地被一样环绕在脚边。 秦氏女:指秦嘉妻徐淑。 不将游冶作东方:不把游乐看作追求的对象,意谓不以声色娱身,而是致力于正道事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女子的赞美
十三学织紫罗裳,意味着女子在十三岁时就开始学习缝制华丽的紫罗衣;十五裁成金凤凰,指女子在十五岁时完成了一件金色的凤凰形状的衣物。 “姨妹行中称独步,不须重绣野鸳鸯”,表达了对于姨妹技艺的赞赏以及她独特风格的认同。诗句不仅赞美了姨妹的精湛工艺,还隐含了她个性独立、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这一句也反映了李商隐对传统女性角色的一种反思和挑战,展现了他对平等与个性解放的追求
【注释】 季札庙:春秋时期吴国贵族季札的庙宇。季札为吴王寿梦之子,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号季札。三让:指鲁文公时,季札受鲁文公之命出使中原,途中经过徐国,徐君主动向他敬酒,季札以礼相还,表示自己不敢接受徐君的美酒。三让,比喻谦虚有礼。俎豆:古代祭祀时的祭器,泛指祭祀。金阊:古县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祖风:即“先祖之风”,指吴地的传统习俗。光冢:即“虎丘山”的光福寺塔,相传为吴王阖闾所建
林和靖的墓位于杭州西湖孤山,是诗人白居易对林逋的敬仰之情。 1. 放鹤亭边问隐沦:在放鹤亭(即“梅亭”)边寻找隐居的人,询问他们的隐居情况。 2. 寒梅不似去时春:梅花不像以前那样盛开了,因为冬天已经过去,春天还没有到来。 3. 孤山三尺残碑在:孤山上还立着一棵三尺高的石碑,上面刻有林逋的名字。 4. 犹是西湖旧主人: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这里仍然是西湖的主人,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痕迹。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