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
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
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蒙蒙。

【注释】

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和诗。浮邱,山名。

旧路犹然一线通:指从郭外走到山中的道路,仍像一线一样地连着。

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传说中道士炼丹的地方叫“丹灶”,这里指代炼丹炉。鹤化为神仙后不知道炼丹炉已经烧冷了,它的灵光常照着那碧绿的池水(指炼丹炉)。

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香山指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司马翁指司马相如。说他们都是才子,不是惭愧而是感到荣幸。

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蒙蒙:自己写诗没有完成,就像一片云在雨中飘荡,无法找到落脚之地。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题称“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赵瀫阳,字子明,号青莲居士;赵瀫阳太史,当系其友人;黎瑶石内史,即黎大受,号玉岩;浮邱,山名,在今江西南昌市东二十里。浮邱先生与友人游览于山中,作者为之作《和赵瀫阳、太史答黎瑶石内史偕游浮邱之作》一诗,以酬唱之。全诗四句,前两联写景抒情,后两联咏怀赠别。此诗写景工致,抒情真切,咏怀赠别自然贴切,是宋诗佳作。

首联“行行出郭到邱中,旧路犹然一线通”,起笔便点出出游的地点。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诗人在出游前曾对浮邱先生说过:“我欲寻幽访胜,访道修真,去浮邱不远。”现在,他已来到浮邱,却只见“行行出郭”,未见“邱中”,可见浮邱先生也只身一人来游。而诗人的旧路“犹然一线通”也说明浮邱先生与诗人同来同往,两人情谊深厚。

颔联“鹤化不知丹灶冷,灵光常照碧池空。”两句写景,但景中有情。鹤化为仙,不知丹灶烧冷了,而它那灵光常照碧池,使人觉得仿佛还在人间。这句是借物言志,抒发自己的感慨。

颈联“群公自是香山老,太史何惭司马翁。”两句是直接赞颂浮邱先生和诗人,也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浮邱先生都是才子,不是惭愧而是感到荣幸。“香山”指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司马”指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白居易晚年任苏州刺史,自称“香山居士”;司马相如曾任汉武帝的侍从官郎官给事黄门,后来封为“孝文园令”“武骑君”,又称“司马”。这两句是说我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尾韵“授简独惭诗未就,片云头上雨蒙蒙。”“授简”即授书,指书信。“片云头上雨蒙蒙”用拟人手法写云雾迷蒙,好像云头上正下着雨。这两句是说自己写诗没有完成,就像一片云在雨中飘荡,无法找到落脚之地。

此诗虽只有短短四句,但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尤其是结末二句,更是妙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