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
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
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
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题西施庙》。
飞来寺:位于杭州西湖之滨,相传为晋朝时期西施浣纱之处,故名西施洞。后来,西施被越王勾践杀害,葬于飞来峰下,因此又有“西施墓”之称。
晚泊孤舟欲借眠,双林秋色净堪怜:傍晚时,我泊船于西湖,想要借这湖光山色入梦乡,但看到双林寺的秋色如此清新,实在让人怜爱。
归猿洞照千岩月,夹水山开一线天:归猿洞映照在千座山岩上,月光如水般清澈;而夹江的水与山之间,仿佛开启了一线天门。
斗转夜寒仙院外,尊移风动佛灯前:随着斗柄转动,夜色寒冷,仙院外的风声似乎在摇曳着佛前的香炉。
乱鸡何处醒吾酒,忽见窗间杂曙烟:不知何处的鸡鸣,打破了我的美梦,让我从窗边看出去,只见窗外有一缕晨雾飘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湖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即傍晚时分,作者泊船于西湖,想要借助湖光山色入梦。第二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林寺的美丽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接下来两句,通过“归猿洞”“夹水山”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通过对鸡鸣和晨雾的描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又蕴含着作者对生活、自然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