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荆玉
这首诗是《吴起妻》的原文,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1. “齐国岂无士”:齐国难道没有有才的人吗? 2. “嫁与卫人儿”:嫁给了卫国的男子。 3. “誓绣鸳鸯被”:发誓要拥有绣着鸳鸯图案的被褥。 4. “盟开连理枝”:誓言要共同建立如同连理枝一般坚固的关系。 5. “百年以为愿”:一生一世都以此为愿望。 6. “谁肯半途歧”:谁会中途改变主意呢? 7.
这首诗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诗歌,通过描绘太极图的演变过程,寓意深刻。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翻译: 第一句:“混沌本一圈,一圈亦无迹。”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哲学概念,即宇宙的起源和本质是一个不可名状、不可触摸的存在。"一圈"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宇宙的本质,而"无迹"则表明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到这种本质的存在。 第二句:“何者为万声,希之于至寂。” 这句话进一步探讨了宇宙的神秘性和寂静状态
飞燕 朝飞燕,暮飞燕,出入雕梁人莫见。 常托平阳公主家,偶然飞入昭阳殿。 青锁犹惭柳作腰,建章差可花为面。 弱舞惊风掌上回,清歌欺雪喉中转。 日上金砖未起来,昨宵长夜曾开宴。 日去朝来乐未央,转日为年犹恨短。 无复阶前笑却车,或闻箧里悲捐扇。 不愁宠有别人争,只怕恩为亲娣换。 愿效双头取并怜,难教并蒂成双恋。 兄弟新欢未见加,夫妻旧爱俄惊断。 世上人情最易更,浮云不足方其变。 泰山作势片时颓
诗句如下: 1. 换马妾:拭泪辞君下绮帷,心中如捣暗寻思。 - 注释:擦拭着眼泪离开君王,下榻在华丽的帷帐中,心中如同被搅动一般,暗自思索。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离别场景,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同时,“拭泪”二字也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哀伤和不舍。 2. 空教柳叶生眉巧: - 注释:徒然教导柳叶般婀娜多姿,却未能增添你的美丽。 - 赏析
【注释】 妆楼:女子梳妆用的楼。镜不开:指不打开梳妆镜。流苏: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长条形垂饰,用珠玉等串成,下垂时像波浪一样摆动。 【赏析】 闺怨是写女子在夫婿远行后,独自守空房的孤寂心情。此诗描写的是闺中少妇的愁思和期盼。诗的前两句为第一层,以景衬情;第三句为第二层,以物传情;第四句为第三层,以情作结。 首句“人在妆楼镜不开”,从对面着笔,突出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人”与“妆楼”、“镜”相照应
【注释】 栖虑:静心。恬夷(tiányí):平静安详。寄迹:寄身或寄托。小圈:指太极中的阴阳二鱼相合的圆圈。廓:空,扩大,充实。大圈:指太极外的大圆圈。万川:泛指众多的水流。映月: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水中月亮的形象。依旧:依然。元同(yuántóng):本来相同。周濂溪:名敦颐,宋初著名的理学家,曾任江西吉州知州。创始:开创。明括(míngbō):明白地说明。帝王:封建统治者。万代基
【注释】 1. 铜雀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建安十六年,曹操所建。因台上有铜雀故名。后为东魏、北齐、隋、唐、宋等朝的御花园。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作者时年五十岁。 2. 雄剑埋光宝匣销:指曹操临终前将宝剑埋在铜雀台的地宫中。 3. 邺城风日色无聊:邺城地处黄河北岸,气候偏暖,春末夏初,风和日丽,游人如织,但作者却感到无所事事,心中无聊。 4. 接来乱命惟空教:指曹操临死前留下许多诏命给曹丕
注释: 花覆在墙头,白天时把门掩上;梁间亲眼见过燕子交飞。 行人不及随春燕,每年春天来临时就归去。 赏析: 《闺怨》是唐代诗人朱庆余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独守空房的寂寞生活,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首句“花覆墙头昼掩扉”,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庭院景象。花覆盖着院墙,使得院内显得更加安静、幽深。白天时,人们常常将门关上,以保持室内的安静和整洁。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个场景,为下文的抒发内心情感作铺垫。
【注释】 银汉:银河。初斜:刚刚斜过。玉漏:古代计时器,形如漏斗,以铜或玉为壶,以水充之,壶口刻十二生肖,每夜从子时开始滴水,共五更。迢:远。兽炉:兽形的青铜香火炉。篆烟:燃烧后结成的烟。秦楼:泛指高楼。凤箫:相传为楚人萧邦所制,长八尺余,七孔,吹时有凤鸣声。引凤箫:指弹奏凤箫。 【赏析】 这首闺怨诗写一位女子在秋夜思念远方的情郎。诗一开头“银汉初斜玉漏迢”,点明时间是在秋夜。“玉漏”即漏壶
飞燕 莫言骨肉聚来欢,骨肉虽欢情意闷。 专房之地无至亲,妒宠之情能杀眷。 寄语今朝长信人,区区陌路何难贱。 注释: 莫言骨肉聚来欢:不要以为骨肉团聚就是开心和快乐。 区区陌路何难贱:即使彼此是陌生的过路人又有什么困难呢? 赏析: 此诗以《飞燕外传》中的“班婕妤”为题,写她与汉成帝的恩爱夫妻被嫉妒杀死,抒发了作者对于这种嫉妒行为的不满和愤慨。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