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知潮起渐生风,海上斜阳分外红。
蚬艇一群围稚子,蔗田十亩住蓑翁。
云边觅路山当岸,波底观心月在空。
一日离家情已切,古人何事到辽东。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舟次新塘》一诗。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赏析:

  1. 舟次新塘(译文)
  • 我乘坐的船只停靠在新塘,这里的景色让我感到新奇。
  1. 树知潮起渐生风(译文)
  • 树上的人已经感觉到潮水的涨落,开始感受到微风拂过。
  1. 海上斜阳分外红(译文)
  • 海上的斜阳显得特别红艳,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 蚬艇一群围稚子(译文)
  • 一群蚬艇围绕着小孩子,可能是在玩耍或者教授他们一些生活技能。
  1. 蔗田十亩住蓑翁(译文)
  • 在一片甘蔗田中,住着一位老翁,他或许正在劳作或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
  1. 云边觅路山当岸(译文)
  • 在云的边缘上寻找道路,远处的山峰仿佛就立于岸边。
  1. 波底观心月在空(译文)
  • 在波涛之下凝视水面,月亮似乎在空中漂浮。
  1. 一日离家情已切(译文)
  • 一旦离开这里,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1. 古人何事到辽东(译文)
  • 古代的人为什么要去遥远的辽东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塘的一次旅行体验。首句“舟次新塘”点明了地点,随后四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生、历史等方面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