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偏得坐春风,鼎足高谈各自雄。
小试渐知成美锦,大烹何意及雕虫。
窗开晚霭光添绿,杯对斜阳色借红。
醉却座中吴市客,独将残恨唱江东。
赏析《秋日过马少府署中访吴门胡玉心留酌分赋》
在明代的文学长河中,何巩道的这首《秋日过马少府署中访吴门胡玉心留酌分赋》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韵味与深邃的内涵,照亮了那个特定时代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诗中“凉秋偏得坐春风,鼎足高谈各自雄”,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天里的宴会场景。秋风送爽,人们围坐在火炉旁,畅谈着各自的抱负与志向,这种场景在当时文人中极为普遍,反映了他们对于才华与学识的追求和展示。
“小试渐知成美锦,大烹何意及雕虫。”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转变。诗人通过比喻,将个人的成就与作品比作锦绣与雕琢,暗示了在短暂的尝试中,逐渐认识到真正的才华与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大烹”一词,则可能隐含了对那些过分追求技巧、细节修饰而忽略本质的人的批评,指出了真正的学问与艺术应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深度的挖掘,而非表面的炫技。
“窗开晚霭光添绿,杯对斜阳色借红。”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外的晚霞为室内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而杯中酒的颜色则如同夕阳般温暖而醉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喻了诗人心境的转变——从外界的喧嚣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醉却座中吴市客,独将残恨唱江东。”最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尽管在这场宴会中得到了一时的欢愉,但诗人似乎仍感到有所欠缺,未能彻底忘却心中的哀愁。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感慨,即人生虽美,但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宴会描写,更是一次情感的宣泄与自我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其创作过程中的心理轨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何巩道以寥寥数笔,勾画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艺术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