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秋思在平沙,江色犹衔几片霞。
风急乱吹官舍柳,月高空听女墙鸦。
罢吟未免哀词客,欲饮何因向酒家。
最恨落潮声不断,尽流渔火入芦花。

晚晴

【注释】 ①平沙:平坦的沙滩。②衔:含,吞没。③官舍:官府建筑。④女墙:城上的矮墙。⑤罢吟:停止吟咏。⑥哀词客:指诗人自己。⑦欲饮:想喝酒。⑧芦花:芦苇。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描写秋日江上景色的诗篇。诗人在秋天的傍晚来到江边,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为第一层,写景。后四句为第二层,抒怀。

首联“晚来秋思在平沙”,写诗人来到江边,看到晚秋的景色而触发了内心的思绪。“晚来”二字,点明时间,表明是在一天的黄昏时分;“秋思”二字,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思念故乡或亲人,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时局、世事的忧心。“在平沙”,即“在平地”,写出了诗人站在江边的地理位置;“晚来”和“平沙”两个词语的连用,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使得读者不禁要追问诗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样一个地方。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又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颔联“风急乱吹官舍柳,月高空听女墙鸦”,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风急”二字,不仅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不安;“乱吹”、“高听”这两个动词,分别描绘了风吹动柳树的情景和月光照亮女墙乌鸦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罢吟未免哀词客,欲饮何因向酒家”两句,则是诗人在感叹之余所发出的感慨。这里的“罢吟”和“欲饮”分别代表了他的内心情感的两种状态:一种是无奈的叹息,另一种是想要解脱的冲动;而“哀词客”和“向酒家”则分别指的是他自己和他的朋友。这两句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至深。

尾联“最恨落潮声不断,尽流渔火入芦花”两句,则是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恨”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忧虑;而“尽流”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希望所有的美好都能够流传下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入的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智慧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成为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